分享一本书《教育就是解放心灵》,一周三到四篇不等,将结合我这几年看克氏书籍的经历以及结合佛学、我与小宝宝丑丑的相处经历等书写。这本书有72章节,每次分享一个章节,读的过程中,写下我最直接的感受,我不会受限于克氏的思想,分享这本书,最主要的意义就是学习,同样把我学习的过程分享给更多的人。如果相对我说的观点有异议,可以讨论。
这些信不是给你在闲暇之余草草浏览的,也不是用来作为消遣的。它们是认真写成的,如果你愿意读的话,就带着学习的态度去读。就像你要了解一朵花儿,就得非常细心地观察它的花瓣,它的茎,它的颜色,它的芬芳和它的美。这些信应该以同样的方式去学习,而不是哪天早上随便读一读,然后就把它忘掉了。你必须给它点时间,与它游戏,质疑它,深入地探询而又不轻易接受,与它共处一段时间,消化它,使它成为你自己的东西。
——J.克里希那穆提
每次看我这篇文章的时候,我希望你读一读克氏说的这句话,我也一样,用一颗崭新的心来阅读和体验。
给学校的信,1978年9月1日 - 完整的教育
完整的教育——这些学校要培育完整的人
因为我想和印度的学校,英国的布洛克伍德公园学校,以及位于加利福尼亚欧亥的橡树林学校保持联系,我打算尽可能每两周写一封信给他们。要亲自和他们所有人保持联系当然会比较困难,所以如果可能的话,我非常希望通过这些信来传达,学校应该是什么样的,并且告诉所有那些对学校负有责任的人,这些学校不仅要在学业上非常出色,而且要比这多得多。他们要关心对整个人的培养。这些教育中心必须帮助学生和教师自然地绽放。绽放是很重要的,否则教育就会仅仅成为适应工作或某种职业的机械过程。作为目前的社会现实,工作和职业是必要的,但是如果我们过于强调这一点,那么自由之花就会逐渐枯萎。我们已经过于强调考试和成绩了,那不是建立这些学校的主要目的。这并不意味着学生的学业应该被削弱,恰恰相反,随着学生和教师的绽放,工作和职业将获得它们合适的位置。
2015年,布洛克伍德公园学校校长Adrian的中国巡回演讲,上海站是上海克氏读书会的小伙伴组织的,我参与了一个在上海财经大学的公开演讲和私下的讨论,我了解到的克氏学校,提倡静坐,提倡在自然环境里学习,提倡自发式的讨论学习,注重艺术的培养,老师不是权威而是学习的领头者,教育者是需要不断地学习,不断地自我教育。学生有更多的自由度,能够无惧地生活和学习。学生的成长不是建立在奖赏和惩罚之下,而是自发地主动地成长和学习。把教育者的再教育放在重要的地位,核心思想是教育者本身比教育制度更重要,从我所接触的那几天,在一定程度上保留了克氏的成立学校的初衷——对学生整个人的培养。
在传统的教育里,老师是作为一个权威的角色,而学生是被动式地接受老师传授的知识,并在当下的教育制度下,老师和学生为了完成制度里的指标而努力。
中国传统的教育是私塾教育。我大概讲一下蒙学。古时的蒙学,孩子大概从三岁开始就开始学习,学什么?从三字经、百家姓开始。蒙学是3岁到18岁在一起学习,学习的进度不一样,是混合制的。学习主要有三步,授书,背书,复讲,然后循环下去。授书就是学生带一本书上去后,教书先生依次教句读、泛读、讲解三步,然后学生把学习的部分背诵下来,之后在按照老师讲解的原封不动地复述。讲过这个训练,学生按照一本本书学习下去。这是学习的一个主要部分,还有会将、习字、作文、唱歌、弹琴、跳舞、游戏、武术、农耕、下棋、学医等等。会讲是一个很精彩的部分,就是现在的自由讨论课,立一个主题,自由辩论。
古时的私塾教育,和我了解到的克氏的教育有很多的相似处。就是在教育方式上,但是对于老师而言,古时的老师绝对是一个权威,是传道授解惑,是刻板的,学生的学习也是按部就班的,在一定的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创造性。而培养学生的目标,古时候是学有所用,为名为利的是重点,虽然教育的指向是成贤成圣,而克氏的教育是培养一个完整的人,在出发点上是不同的。但是克氏的完整的人,心灵自由绽放的人,不落地,和任何一种社会制度都有些格格不入,克氏也反对任何僵化的制度体系。
佛学里,佛陀的教育指向之让众生觉悟。觉悟什么呢?佛陀夜睹明星开悟而言:奇哉!奇哉!如来智慧无所不至,何以故?无一众生而不具有如来智慧,但以妄想颠倒执着而不能证得,若离妄想,一切智、自然智、无碍智则得现前。佛陀的教育太高了,不能用绽放乃至全面的人而来描述,总是有所不及。佛陀的教育分为宗和教两个层次。宗者,佛陀拈花,迦叶微笑,心心相印,当下解脱。教者,小乘戒定慧,大乘六度万行,四万八千法门,三大阿僧祇劫修成佛陀圆满智慧。而绝大多数的佛学修行者,在万千法门里遨游,妄想颠倒。佛陀言,人本自完整,何来培养?其实克氏的教诲里,在这一点是和佛陀有着同样的体悟,说培养,也是一种方便说法。
社会,以及我们所处的文化,要求学生必须努力获取一份工作,以得到物质上的保障。这一直是所有社会持续不变的压力:职业第一,其它一切退居其次。也就是说,金钱第一,我们复杂的日常生活退居其次。我们在试图扭转这种局面,因为人只靠金钱是无法幸福的。一旦金钱成为生活中的主导因素,我们的日常生活就会出现失衡。我希望教师们能够真切地感受到这一点,并看到它全部的意义。如果教师能够理解它的重要性,并在自己的生活中给予它适当的位置,那么他就能够帮助那些被家长和社会强迫,将职业作为头等大事的学生了。所以,我想强调这点——在这些学校里始终要坚持一种培养完整的人的生活方式。
克氏的学校教育,是与传统的功利教育对立,而出现的一种形态,在一定程度上来说,它本身是局限的,因为这个局限,教育者需要不断地学习,和学生是平等的。培养完整的人,既是对老师说的,也是对学生讲的。
我们的教育主要是为了获取知识,这正在让我们变得越来越机械。无论是在科学、哲学、宗教、商业方面,还是在我们正在获取的技术知识上,我们的心都在沿着狭窄的轨道运行。无论在家里还是在外面,或者从事某种专门化的职业,我们的生活方式都在让我们的心变得越来越狭隘、局限和不完整。所有这一切导致了一种机械的生活方式,一种心智的模式化,于是逐渐地,国家,甚至民主国家,也在规定我们应该成为什么。大多数善于思考的人当然会意识到这一点,但不幸的是,他们似乎都接受并且容忍了这一点。这已经成为对自由的一种威胁。
很多人会看到自己的僵化,社会的洪流力量是非常大的,对抗永远是被这股洪流冲走,成为其中的一部分,所有教导对抗的方式都是错误的,对抗只不过只变成了另一种虚幻的自我,重要的是觉察,看清楚真实的状态。
清晰地活着本身就是自由。培养一个完整的人,并非是对抗这个社会的总总,而是认清这个社会的总总,更重要的是认清自己,认清自己是推动那股洪流的一部分,并且还是其中的主谋。
当前的社会,有很多的修行人,也有各种形形色色的身心灵人,之所以被打入“邪教”的范畴,最重要的一点是那种对抗,对抗后的孤立,对抗后的偏执,对抗后的与这个社会的格格不入,来至对抗后的那更加强大的自我。
那些念佛、行善求功德而能成佛者,我认为也是镜花水月。
自由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要了解如此复杂的东西,心灵的绽放是必要的。当然,每个人会依据他的文化、教育背景、经验、宗教迷信——即他受到的局限,来给“心灵绽放”下不同的定义。在这里我们不是要谈论看法或偏见,而是要在非语言层面去领悟“心灵绽放”的内涵和意义。这种绽放是我们的理智、情感和健全的身体的全面发展和培养,也就是活在完全和谐中,没有对立或矛盾。只有在我们的感知是清晰的、客观的、非个人化的,没有被强加任何的负担时,心灵的绽放才会发生。这不是“思考什么”的问题,而是如何清晰地思考的问题。许多世纪以来,我们总是被宣传之类的东西鼓动着去“思考什么”。大多数的现代教育都是如此,而不是对整个思想活动的探究。绽放意味着自由,植物的生长需要自由。
这段很落地,这种绽放是我们的理智、情感和健全的身体的全面发展和培养,给出了学习的方向。
思考什么是果,清晰地思考是因。从源头上解决问题是关键所在。
我们将会在每一封信中论述这些主题,包括“心灵的觉醒”,它不是多愁善感的、浪漫的或想象的,而是出于友爱与善意;包括身体的培养,合理的膳食,适度的运动,这将会带来深深的敏感性。当理智、情感和身体三者处于完全的和谐时,心灵的绽放就会自然地、不费力地、完美地到来。作为教师,这是我们的工作和责任,而教育是人世间最伟大的职业。
我也是一个教育者,至少是自己、孩子的教育者,我同样是个学习者。
克氏的很多教诲不仅对我有帮助,对很多人都有帮助,这是我之所以拿出这么多的时间分享我的学习、思考过程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