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仲春,一年中最好的时节。竹外桃花三两枝开放着,长江之畔“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此际家乡的长江三鲜最是鲜美,惜乎哉刀鱼、鲥鱼近年几近绝迹,只有河豚靠人工培育鱼丁兴旺,得飨老饕。
总说靠山吃山,靠水的江苏,东起靠海的南通、张家港,西到扬州、镇江管辖的扬中等沿江一带自然得享吃江鲜河豚之福。吃河豚有人说扬中、张家港有名,也有人说江阴、扬州正宗,而我力挺所属泰州市辖的家乡靖江市。只因同一口长江水,河豚则更喜欢在靖江段洄游产卵,而产卵后的河豚也是最为鲜美的,所以让靖江的河豚更有吃头。早在2018年靖江河豚养殖便登上央视,且靖江一直稳居全国河豚交易最大集散地的之位。因此靖江也有“中国河豚美食之乡”的美誉。
河豚有大毒,但极鲜美。古人云:不食河豚,焉知鱼味,食了河豚,百鲜无味。由此可见,河豚味道鲜美绝伦。所以自古有拼死吃河豚之说。河豚虽毒,但靖江历来不乏擅烹之人。早先河豚烧青菜最负盛名。鱼肉鲜嫩味醇,青菜油而不腻,常食可以健胃。河豚之美在于它的奇香。这河豚一烧,那独特、浓郁、诱人的香气便立刻溢满门户,顺风可飘出半个村,一条巷,弥漫一大片,难怪河豚要作为最后一道菜端上来,因为一尝河豚,则百菜无味,只因它具有压倒一切美味佳肴的魅力。
红烧河豚味浓粘唇,鲜香浓郁,而河豚烧秧草却是另一番雅致。秧草又称草头、金花菜,是一种可食用苜蓿,像江浙沪极喜欢家常鲜美的酒香金花菜。河豚烧秧草乡下一说“河豚焐秧草”,一个焐字对火候、汤汁都有说道。河豚最古老的宰杀是开背法,因为这道菜要求河豚皮肉不分离,对半剖开,做好后的菜品形似熊掌,既好看又保证了食物的原汁原味。虽说养殖河豚已经降毒去毒,但厨师仍旧遵循古法,清除内脏、血液,再用清水反复冲洗去毒。净鱼后去鱼鳍,将河豚入开水中烫一下。“烫”讲究只烫皮不烫肉。这河豚鱼皮是个宝贝,胶质丰富且养胃,不过因为带刺,食之需反卷入口方好。河豚烫皮是为去除粘液和腥味,不烫肉为保肉质鲜嫩。
一切就绪后先熬油,油至四成热,先下切薄片的河豚肝,待河豚肝象牙黄变成琥珀色,再放入河豚稍微煎一下,加水,入葱、姜、料酒后加盖大火烹煮。同时,另起一锅放油熬热,下秧草煸炒断生,盛入砂锅待用。等河豚八成熟汤色乳白时,将河豚从炒锅内捞起呈花瓣状依次码放在砂锅内的秧草上,注入河豚原汤,淋上秘制酱料,继续文火慢焐,至起锅前稍许调味即可。揭开砂锅盖的刹那间,一股股浓郁的香味扑鼻而来。河豚醇香氤氲满屋,慢慢品之,河豚甘美,肥而不腻,秧草鲜香,软糯可口;盛上一碗米饭浇上汤汁,真是唇齿留香,回味经久。
城春草木渐葱茏,何不乘着杨柳新晴,春江水暖去回靖江,尝尝这至鲜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