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周日参加钻石行动已经四天了,这几天一直在认知系统中刷新构架,为了验证我对目标管理的理解,今天,特意找了三个年轻同事进行交流,一方面想通过表达输出加深理解,另一方面,我真的觉得这个方法很好可能会帮到他们。
一、对认知系统进行了解释,通过沉默的证据,叙述谬误的案例说明了我们看到的只是别人希望我们看到的和我们愿意看到的内容的集合。因为认知系统的局限性,我们对现实世界认识的偏差,眼见未必是真的,我们以为的从来就不是我们以为的。我们不要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只见细节,不见全局,要多角度系统思考。
二、接下来按照永澄大大的思路把目标管理过程复盘一次。
我们做的事情有三类,必须做的事情,应该做的事情和想要做的事情。要想保持进步,就应该把想要做的事情和必须做的事情结合起来,那么我们应该找到自己想要做的事情,这就是目标。
目标可以是想要了见的人,想要得到的物,想要做的事情。写目标的时候不去想能不能实现,只想自己想不想要,想起来就浑身充满力量,忍不住想要往前去抓住。
目标分三类,神级标准,努力标准,保底标准,短期目标不要设置太高,跳起来也够不着的目标会让人焦虑,继而放弃努力,成为无效的目标。长此以往,会在认知中形成隐形天花板,阻碍自身的目标管理。
在写下目标后,找到最最想要的一个,说出为什么你想要这个目标,实现它能给你带来什么想起来就开心的感受,写下来并打分。然后分享得分最高的两项原因,感受并持续放大目标的牵引力,带动我们的行动力。
接下来,评估和目标的差距,做到你的价值配得上想要的目标。只要识别了差距,人就是会自动去弥补差距的。
识别差距后,制定计划并对计划进行风险评估,找到计划实施的风险并加以完善,大概率保证按照计划实施可以达到目标。
目标就是牵引力,一定是最爱,唯一,有力量。
目标管理就是管理牵引力,前置信念一定是最爱的,灵活的,高效的,有资源的“白兔爱肥鹅”模型。
做目标方式是不做多不做少,只做适合自己的。措施一定要减半再减半,小步快跑,快速迭代。
三、列清单管理计划内和计划外的事情
同时面对多件事情的时候,我们通常会用自己的价值观判断事情的重要和紧急程度,没有对错,但是一旦决定,就要接受这种判断带来的后果。需要预览事情再判断,有时候可以同时做两件事情,2分钟之内能做到的事情马上去做,包括写下灵感等。有时候特别着急的事情并不是真的特别着急,需要着急的事情,要写下来,综合考虑后再做,保证事情处理不收到突发事件的影响。
以上思路口头表达出来后,目标管理的方法更加清晰,我也感受到帮助别人的快乐。下一步,我要梳理一些重要的知识点,多开展这样点对点的交流,通过强化输入,输出产品,固化认知,做更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