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球友的妈妈,上周六送了我两株快开花的Tigerlily。一个礼拜的风吹雨打不见阳光,居然也开了,一株桔红色一株深粉色。虽然没有香水百合的浓郁香气,但胜在颜色鲜艳,倒也别有一番韵味。
我只知道英文名,想着中文不会就叫虎皮百合吧?在网上上一搜,嘿!还就是这么直白。不过它也有几个更诗情画意的名字,卷丹、金针,萱草和忘忧草。与虎皮百合相比之下,我们古人起的名字绝对更胜一筹,尤其萱草和忘忧草。虎皮百合,太过粗旷了,实在不适合形容这婀娜多姿的花儿。
萱草被称作忘忧草,传说曾有一妇人因丈夫远征,遂在家居北堂栽种萱草,借以解愁忘忧,从此世人称萱草为“忘忧草”。
古人就有很多诗句写它,早至《诗经》就有“北堂幽暗,可以种萱。”还有“总使榴花能一醉,终须萱草暂忘忧。”和“有客看萱草,终身悔远游。向人空自绿,无复解忘忧。”的佳句。
唐朝诗人孟郊的《游子》里写道:
萱草生堂阶,游子行天涯。慈亲倚堂门,不见萱草花。
此后萱草又被誉为了母亲草。
很久以前曾听过一首歌叫《忘忧草》,当时觉得旋律好听,歌词有深意。但学会了歌,凡事不愿深究,缺乏探索精神的我,却没有去看一下这忘忧草到底是什么。一直以为它真的只是一株草,如今想来实在汗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