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孟永辉
产业互联网的说法是基于改造对象的不同延伸出来的,同消费互联网时代的改造对象是C端用户不同,这个时代的改造对象是C端的供给侧B端。如果我们再深度思考的话,产业互联网时代其实是供给侧改革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既然产业互联网时代的改造对象已经发生了改变,我们就需要用新的方式和手段来应对这种变化,而不仅仅只是将消费互联网时代的发展模式简单地拷贝到产业互联网时代。单单从商业模式上来看,消费互联网时代的经典模式是B2B2C模式,而产业互联网时代的商业模式则是S2B2C模式。虽然这两种商业模式的终极目标都是为了服务C端用户,但是,它们的重点却不尽相同。
B2B2C的模式关键在于建构一个平台,通过去中间化的方式来减少B端和C端的沟通难题,从而提升对接效率,让并未改变的B端产品和服务以更快的效率提供给C端用户;S2B2C的模式关键在于大S平台对于B端行业的深度赋能,并带来B端生产、供给模式的深度改变,再将已经发生深度改变的产品和服务提供给C端用户。因此,在消费互联网时代,我们要尽可能多地促成B端和C端达成交易,而在产业互联网时代,我们要尽可能多地用S端的深度赋能来改造B端,以满足C端用户的消费升级需求。
相对于消费互联网时代的立竿见影,产业互联网时代需要投入更多、周期更长,才能看得见效果。单从这个角度来看,消费互联网时代以资本为主要驱动力的发展方式并不能够奏效,产业互联网时代的特殊性决定了它需要找到符合自身特质的发展方式。资本的短视和逐利性决定了它与产业互联网时代无缘,这便是产业互联网时代资本退潮的根本原因所在。
当产业互联网的大幕徐徐开启,我们真正需要的或许并不仅仅只是简单地追捧,而是需要找到真正适合产业互联网时代的发展模式。这时,产业互联网才不仅仅只是一个概念,而是变成一个真正可以落地,甚至可以填补消费互联网时代落幕带来的空缺。
当B端成为主流,新的改变正在发生
无论是以BATJ为代表的科技巨头,还是以TMD为代表的互联网新贵,其实都在将发展的重点从C端转移到B端上。阿里布局新零售、百度用AI对传统产业进行深度赋能等动作都是在将发展的重点转移到B端的具体体现,以B端为主要对象俨然已经成为主流。于是,新的改变正在发生。
深度融合成为主流,互联网与传统行业不再对立。在消费互联网时代,互联网行业与传统行业是对立的,水火不相容的,互联网巨头们的崛起是以传统行业的没落为代价的。正是因为如此,我们才看到了互联网企业与传统企业之间为了争夺用户而展开的一系列战役。很多我们耳熟能详的传统品牌的没落其实都是这种对立、此消彼长的发展模式所导致的,虽然这种发展模式带来了互联网企业的崛起,但是,一味地以争夺用户为导向,缺少了对行业的深度改造,这种发展模式必然难以为继。
进入到产业互联网时代,首先我们看到的是业已成熟的互联网企业开始通过资本运作等方式来寻求与传统行业融合的方式和方法。但,这些仅仅只是一个开始,深度融合才是产业互联网时代的发展主流。同消费互联网时代,互联网企业与传统企业的用户争夺相比,深度融合正在成为行业发展的主流。
越来越多的互联网企业开始将自身定位成为产业互联网时代的“基础设施”,所谓的“基础设施”其实就是要融入到各行各业当中,通过深度融合的方式来找到与传统行业结合的方式和方法。这个时候,互联网与传统行业不再独立,而是变成了一个取长补短,各取所需的关系。互联网企业通过赋能传统行业来打开新的发展机会,传统行业则借助互联网企业的深度赋能来填补消费互联网时代落后的空白。
赋能取代撮合,盈利模式正在发生改变。消费互联网时代,几乎所有的互联网企业都是通过撮合、中介来实现盈利的。这种盈利模式决定了它们必须通过尽可能多地促进交易的达成,才能最终实现盈利。因此,消费互联网时代的关键点在于流量的多寡。
进入到产业互联网时代后,大S的盈利不再通过简单地撮合来实现,而是通过对B端进行深度赋能,改变B端的产品和服务的生产和供给逻辑,在满足了C端消费升级的需求之后来实现的。因此,产业互联网时代的盈利是通过赋能来实现的。
同消费互联网时代对于流量的依赖不同,产业互联网时代更加在乎的是对于B端的有效赋能。只有对B端进行了有效赋能,大S才能够借此来实现自我盈利。因此,我们应当摒弃消费互联网时代流量至上的思维,找到合理且有效的赋能方式,让B端生产出来的产品和服务能够满足C端的需求,最终实现盈利。
去中间化不再是主流,去中心化才是。诚然,消费互联网时代的盈利是通过撮合、中介的方式来实现的,去除掉横亘在B端和C端的流程和环节,是这个时代的主流。电商、外卖、互联网金融等消费互联网时代的衍生品都是经典的去中间化的发展模式,通过去中间化的方式,B端和C端实现了无缝对接,并且形成了以BAT、TMD为代表的一个又一个中心。
进入到产业互联网时代,S2B2C的商业模式决定了简单地去中间化并不能够带来B端的深度改变,而以电商、互联网金融为代表的互联网模式遭遇困境为我们诠释了这一困境。深度分析其中的原因,我们会发展消费互联网时代形成的这些中心由于过度的供给已经无法再有效地提升效率,另外,C端用户的需求同样发生了深度改变。
进入到产业互联网时代,我们需要的是告别这些中心,真正投身到产业当中,通过对产业进行深度改造来重塑找到B端和C端供求的最佳方式。无论是头部科技巨头的深度赋能的商业模式,还是以大数据、区块链为代表的新技术都为我们完美诠释了这种发展趋势。
从表面上看,产业互联网时代的来临带来的是以B端为主流的发展模式,而在这个现象背后透露出来的则是一些全新的变化。把握了这些变化,我们才不会陷入到消费互联网的怪圈里,并且可以找到真正适合产业互联网时代特征的发展模式。
当变化成为主题,如何在产业互联网时代淘金?
变化,是产业互联网时代的主题。在这样一个全新的时代,一味地照搬照抄消费互联网时代的发展模式或许可以短暂奏效,从长期来看,我们依然需要找到在产业互联网时代的淘金秘籍,才能获得长久的发展。
精耕技术,找到新技术赋能传统行业的方式。伴随着产业互联网时代而来的是以大数据、量子计算、AI和区块链为代表的新技术,无论产业互联网时代如何改变,技术始终都是实现破局的关键所在。对标产业互联网的入局者,真正驱动他们发展的,其实依然是技术的内生力量。因此,精耕技术,并且找到新技术赋能传统行业的方式,才是发展的关键所在。
在产业互联网时代来临之际,我们看到了以流量赋能、营销赋能、服务赋能等多种赋能方式,从表面上来看,这些赋能方式的确可以给传统行业带来改变,但是,如果这些赋能方式缺少了新技术的支撑,所有的一切都仅仅只是无关痛痒的改变。对于有志于在产业互联网时代掘金的玩家来讲,通过精耕新技术,不断做新技术的研发和落地,由此来驱动传统行业的深度变化,才是真正可以保持长久发展的方式。
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产业互联网的入局者们技术的制高点直接决定着未来它们的业务开展的深度和广度,最终影响着他们盈利空间的大小。试想一下,如果我们用新技术改变了传统行业的生产流程,供应流程,甚至改变了传统行业的产品和服务形态,这种发展方式带来的想象空间或许远比仅仅只是做撮合和中介的想象空间要大。因此,只有真正以新技术来触发传统行业的变化,并且找到满足C端用户需求的可能性,才能在产业互联网时代淘得到自己想要的宝贝。
跳出消费互联网的桎梏,找到产业互联网时代的发展模式。尽管人们看到了产业互联网时代的发展风口,但是,很多入局者来落地的时候依然在用消费互联网思维来行产业互联网之实。尽管从短期来看,这种发展模式可能奏效,但是,如果始终跳不出消费互联网的桎梏,等到消费互联网的红利消耗殆尽,它们依然会面临困境。
因此,当我们思考产业互联网时代淘金秘籍的时候,跳出消费互联网的桎梏是不可回避的重要课题。其实,跳出消费互联网的桎梏就是要摆脱对流量的盲目崇拜,告别对资本的盲目依赖,通过B端的深度改变和对C端用户消费需求的满足来实现自身的发展。
B端的生产方式改变了,生产效率提升了,产品和服务蜕变了,C端用户才会买单,对于B端进行深度的大S才会有盈利的空间。虽然这个周期可能会非常漫长,但是,它却是产业互联网时代的入局者们真正应该去做的。因为这同样是我们在产业互联网时代淘金的秘籍所在。
寻找供求关系的平衡,而不是延续失衡状态。消费互联网时代之所以会出现流量沉寂、运营失效的情况,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在于供求两端的失衡。产业互联网时代的来临就是要终结这种状态,让供求两端再度达成平衡。
如果我们寻找产业互联网时代的淘金秘籍的话,找到再度实现催生消费互联网时代繁荣的供求关系的平衡点,或许才是关键所在。所以,我们不要仅仅只是看到了下沉市场的流量,更加不要停留在品牌、运营的层面,而是要从最本质的供求关系入手来考虑。
无论是深度融合,还是深度赋能,其实最本质的依然是找到供求关系的平衡。只有真正实现了供求关系的平衡,行业的发展才会通畅。深处其中的入局者们只有真正明白这一点,才不会失去方向,而是真正可以抓住事物的本质。
当产业互联网时代的风口渐起,催生出来的是一些新变化。新变化的出现昭示着我们仅仅只是简单地复制互联网时代的发展模式已经难以奏效,找到产业互联网时代的淘金秘籍,才不会仅仅只是看客与跟风者,而是变成真正意义上的造风者。
作者:孟永辉,资深撰稿人,专栏作家,畅销书作家,行业观察者,特约评论员。长期关注行业研究,累计发表财经科技文章超300万字。转载请保留作者版权信息,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