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曼·罗兰曾经说过,世界上只有一种真正的英雄主义,那就是认清生活的真相后仍热爱生活的人。而在这个众说纷纭的互联网时代,生活的真相是个人的坚守与外界社会滚滚洪流之间的矛盾。真正的英雄,则是能够坚守初心的人。
同气相求,同声相应,在互联网时代,开放而多元的文化环境,个性化,即时化的海量信息。让我们时时刻刻置身于网络的舆论场中,迷失的人迷失了,人们深陷自己所精心编织的信息茧房里却不自知,于是在大数据的作用下,你的每一次发声都有回应。个人的独立性便会屈从于集体的强大力量,正如帕斯卡尔所言。人的全部尊严就在于思想,如果个人的坚守完全沦陷于现实的漩涡当中时,人的独立性和思想性到底该何去何从呢?
智能互联网窄化了我们的信息接收面,流行文化皮下注射式的传播方式,更是文化群体的力量更加强大,于是我们眼中所见,耳中所闻皆是喧嚣的同类消息,于是乎你所认为的真实世界,其实早已是被过滤过的狭隘的同类空间。丰富、多元的信息被武段地过滤成简单、粗暴的个人想见的同质化信息。
从主动搜寻到被动接受,于是大量的单一思考充斥在你的头脑当中。自以为是、非理性、粗暴的文化,在社会洪流中扎根生长,盲目无知被称为紧跟潮流,人云亦云被称为掌握真理,夸耀毁灭,标榜丑陋,展示伤痛。这难道不是一种反常的需求吗?
丹麦哲学家克尔凯郭尔说过,人活着不是为了拖动锁链,而是为了张开双翼。越是被社会所同化,我们所肩负的负担便越重,生命也就越接近于大地,而坚守个人独立,那么生命使得以在灿烂轻盈中展现美。
我们不是辛波斯卡所说的行走在地面上的鹰隼,我们也应当奔赴个人的天空。所以,面对纷乱的互联网时代,我们更应放大理性,掌握好个人的宇宙,在众生喧嚣的信息圈里,应如张承志所说的。在滔滔洪水中,做一块思想自由的石头,如此,我们方能做一根思想的芦苇,而非一味的听从外界的意志,碌碌无为,一日便是一生。
在信息所构成的回音世界,实行的是心灵的专制统治,当心灵在说话,理智却站出来高声反对,这是不恰当的。正因如此,心灵之间的彼此影响隔绝了对理性的深思,人与人在一次又一次的交往中心心相印,编织起一张张独裁的大网。
于是人立足于现实,不得已深陷于现实的压迫当中,负担越重,便越接近于大地,我们的生命形象也愈加真切,而脱离社会而行,个人就会变得轻盈无比,生命也就远离大地,变得过于虚幻。所以在现实与个人的理想的落差中,人的独立性和思想性才得以彰显,在日益同质化的群体,才能体现人全部思想的光彩。
在茨维塔耶娃写给里尔克的信中写道:“您的名字不能与当代押韵。”那是诗人的个性吟咏,身在日新月异的大时代,我更想像索尔仁尼琴一样大声断喝
“我们谁能够大言不惭地宣布这个世界的弊病与我们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