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没想到这个话题居然中标了。这次周更群发起写作话题征集,我头脑就先冒出了这个话题。可能我也被这事困扰着吧,想借此机会看看别人怎么看?
关于这个主题:无用之用,我还问了一个朋友,她怎么理解这个主题。她说了一个词“利他”。
这个词让我想到因兴趣而建的周更群。周更群一不小心都到6.0了。初建的时候我从没有想过会走到今天,更没想到会在辉友圈里形成口碑传播,让小伙伴自发推荐更多人加入周更,让周更群成为一个大家喜欢待着的一处后花园。当然,2019年末周更群的小伙伴还给我们带来了惊喜,周更5.0产生了第一对周更CP,他们因为周更群的同桌制而结缘,因为在一来一往地互动中加深彼此的了解。他们在周更期间还有什么动人的故事呢?我想把这个疑问留到那一天。现在就先不给他们压力了。嘿嘿…
关注辉哥以前我就有写东西的习惯,不过不像现在这么有规律做到一周一更。身边朋友也比较少有写作的习惯,曾经我也试过和闺蜜一起约着坚持记录来互相了解彼此的近况,最后也因为一个人放弃,第二个人放弃而不了了之。我又回到一个人写东西的状态,而这时候写东西全凭兴致。我想之所以会放弃都是因为不知道写这些有何用?
不过换个环境就不一样了,在辉友群里,大家都有写作的欲望和需求。我也就有这样的机会当了群主。如果当时不是我,是别人建了周更群。现在我又会在哪里?做着什么工作?周更群会进行到现在的6.0吗?我想没有人能告诉我答案。开心于自己虽然当初佛系运营,但也走心,也多亏小伙伴一次次的肯定和鼓励,让这件无用之事变得有意义。
朋友见面,问起近况,他们会问起周更群,问我现在是不是很会写文章?有的朋友可能不知道这个群是干什么的?以为是个读书群?还是一群文艺青年聚集的群?你做这个群赚钱了吗?以前我不怎么主动去向朋友说起这个群,后来我在朋友圈发多了,朋友问起来会说是写作群。
在寻找自己的优势的时候,我曾经问过一个朋友我的优点是什么,朋友说你会花时间去建一个写作群就是你的优点,是我,我是做不到的。我当时听了不以为然,并不把这件事当做优点。之所以这么想,是我一直以来都不把这件事当做一件“有用”的事去经营,只是当作兴趣,吭哧吭哧地做着。费时费精力,好几次为了办结业典礼,整个周末我都会坐在电脑前鼓捣。考虑过产出比吗?考虑过这换来的腰酸背痛是图啥吗?想了想,其实就是图一个高兴。自己高兴,群里的小伙伴也高兴。
有想过放弃吗?想过。因为一两个人管理的时候,人手不够,又要保证监督到位,就挺费时间的,而且好像对我的外贸工作也没有啥帮助。相对比较困难的时候应该是1期、2期结业典礼的时候,我和伟杰忙活着怎么让所有参与周更的小伙伴感到仪式感,让他们“被看见”。现在回过头去看,发现1期结业典礼的PPT可真简陋呀。伟杰说没有1期的结业典礼就没有后来的这些了。我也认为周更群的高光之一是在结业典礼做总结的时候,我们两个人在最初没有服务小伙伴加入的时候就语音脑暴了一下怎么设计结业典礼的流程,才有了特别奖项、个人奖项、文章奖项、周更金句和各种灵光乍现的idea呈现。这些没有官方认可的奖项设置有什么用呢?不过是自娱自乐。我和伟杰唯一考虑的是大家都这么认真对待周更,我们要怎么给到鼓励?有时候刹不住,奖项设置得太多,让我和伟杰都哭笑不得。
我自己写的文章自我欣赏的成分比较多,想指望写文发财那可能比中彩票还难。怀抱着建群的初心是一个人写也是写,那就和一群人一起写写写吧。从来没想过写作的队伍会一期比一期还庞大。林语堂在《京华烟云》中写道:“在人的一生中,有些细微无用之事,本身毫无意义可言,却有极大的重要性。时过境迁之后,回顾其因果关系,却发现影响之大,殊可惊人。”
因为建了周更群让我有机会接触到各行各业优秀的小伙伴,借此机会接触到更宽广的世界。让我能有机会从传统行业跨行到互联网行业,或许有新手的运气在,但是如果没有之前“无用”的尝试,我也不知道能力边界可以拓宽,不会有跨行的勇敢尝试,让我相信时间的复利,让无用的效用突显出有用的价值来。
除了换了工作,我还收获了一群有爱的小伙伴,我从他们身上汲取到养分丰富了自己。当周更小伙伴向我说感谢的时候,我何尝不也是受益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