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五一,突然很想去山里,想拥有在鸟鸣中醒来的那种清晨,一推窗就满眼的绿,不需要一睁眼就考虑早点吃什么,吃早点时候又思考该说什么,吃完后为了不迟到把时间精算到分钟…
这个五一,网推的公众号文风有一些变化,从五一旅行攻略衍变为《当你觉得旅游无聊,就该升华到下一阶段了》《国人的旅游不是旅游》《有人说呼和浩特五一假期来了一亿人,一开始我还不信》《去埃及的和去日本的不是一类人》,这些文章大概可分三类,一、人多的地方人很多,二、可以去人少的地方,三、出国更好。
改变的不只是公众号,更是我自己。从出门做攻略三天到上车还没想好要去哪,你只需要一个这样的旅伴。
去忻州一开始因为我想去五台山,后来看到各大景点大约都有一亿人的状况后,我们决定走着看,许久没撒欢的我甚至开着车都觉得开心,提出一路往南开,开到哪算哪的建议,X呢,不管我提出什么样的建议她都说“好啊”。于是我们计划先去逛忻州古城,然后继续赶路,开到累了就住下。
谁知道半路突然看见雁门关的路线牌,“去不去?”“去!”,就拐向雁门关,很奇怪明明只有6公里,导航显示要两小时,再一看,居然是因为堵车,我们也不知不觉加入了堵车的行列,一边调侃一边慢慢开着吃东西,吃到差不多了,车流居然从缓速变成停滞,前后的司机都下车蹓跶了,我们从调侃转为犹豫,我还乐观地抱着既来之则安之的态度,熄了火开始看书,十几分钟后车流依然静止,而手机也没有了信号,已经下午三点了,我突然有点焦躁,前车掉头折返,五分钟后,我们也决定离开。
任何纠结都会在舍弃那一刻结束。返回的路上,看着两公里长的车流,还有那么多人在等待,这就是旅行吧,有人来,有人往,有得有失。
还是住到了忻州,打车去了古城。没想到古城规模还可以,司机也很好,话不多,很真诚,把我们送到更方便的位置(打车时没有定位准确)。古城有四个门,北门叫“拱辰门”,红墙斑驳,顺着楼梯上了城墙,上面还可以租车骑车或坐观光车,我们骑了一辆双人自行车,驶往南门。这是我第一次骑双人车,十分新奇,一开始总往一个方向拐,后来我们有经验了,就是需要两个人一起发力,一起控制方向,即使不能非常默契,至少不能反方向使力。城墙上人不多,我们边骑边拍照边大笑,晃晃悠悠到了南门。这就是旅行中最简单的快乐吧!
古城有一条主干街,各种美食特产,也有一些历史建筑,如元好问祠,这里规划得很合理,店铺重复率不高,各有各的看头,光这一点山西就赢了。游客不少,但也不拥挤,走走逛逛就天黑了,坐在元好问祠的院内,静静的,天是那种蓝调时刻,像幕布一样的,有一点疲惫,有一点安心,还有期待,这就是旅行的状态吧。
出了主干街往西走,先是一片新建的古风建筑,还没有出租,山西的这种高墙大院,走在外面总觉得里面有很多故事,不乏大红灯笼高高挂里面那种诡谲的情节,再往南是一座纪念春秋三义士(程婴、公孙杵臼、韩厥)的祠,接着是梅园柏园梨园杏园,最西南是一座很有特点的建筑,叫秀容书院。是忻州古城的灵魂所在——秀容不是人名,是忻州旧称。这座建筑很有特色,远看是一排一排的拱形门,像窑洞一样,每排教室前的护栏和楼梯都有镂空的图案,远远看去,既整齐和谐又简单大方,顺着楼梯上去是个大平台,从这里可以俯瞰整个古城,意蕴悠长。
古城的西区还有很多民宿,都很文艺的感觉,也有一条酒吧街,和南方古镇的小桥流水不同,北方的古镇多少有点质朴拘谨,心机不深,这样也好。
途经一家茶吧叫“马仑茶庭”,可品茶可读书,正好去歇歇脚,前台的胖胖的姑娘很会推荐,让人很舒服,我们点了一杯鸭屎香和一杯汾酒制作的特调酒,无论是酒的卖相还是茶具的精致程度,都是极佳的,非常有格调,只是味道嘛,还差点意思……就在这个功夫,X 还偶遇了她的一个学生,聊了许久,一个写诗的姑娘,居然是达旗的老乡妹妹,翻了翻她的公众号,第一篇就叫“白塔儿”,那是我们的地标,小镇老中青少年会发生故事的地方。
逛到十二点,打道回府。
这是完美的一天,因为我发现其实并没有一亿人。回家第一件事就是关掉各种公众号的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