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冬天难得的一次阳光明媚的天气,午饭后闲来到文殊院一逛,有些疑惑。 众多善男信女在佛像面前跪拜祈祷,他们跪拜方式多种多样,有双手合十的,有三扣九拜的, 还有按着自己心里想法抚摸着佛堂门口的大门或者门神神兽。奇怪的是后面还有很多人排着长长的队伍,不关乎前面的人用时多久,有些什么愿望,都是心平气和的耐心等待,他们是真的有耐心,还是不愿在佛祖面前透露不满?如果佛法无边佛祖会不知这些人的真实想法吗?如果他们真有这么多耐心,为什么又有这么多暴力冲突和激情犯罪呢?我迷惑了。 接着转到一个院内一个角落正在打围修建,在缝隙中看到里面堆砌的材料大部分是整齐的实木方条,还有些中国古代建筑中的斗拱内的部件。我有好奇了,现在市面的建筑物都是钢筋水泥,高达数百米的建筑物很是辉煌,想来寺庙经济视力不错的,反而选择中国古代建筑来修建,难道是佛家都传统更看重,或者是更信奈传统,但确实是寺庙这些场所都是古色古香的,看上去就很庄重很大气。问题又来了,我们在自己居住办公环境为什么不选择传统建筑呢?经济不够?土地不够?还是华而不实?迷惑了。 最后在院内的一个书画院旁边停留了会,好多人在不同的角度取景拍照,摆了很多雅致的姿势不停的留影,是他们觉得有文字的地方就是文化气息吗?还是真觉得文字就很有韵味呢?在人类的发展过程中,文字的出现确实给我们生活还有记录事情提供了很大帮助,对文明和社会的进步提供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也难怪学习文字的文人,书写文字的书画家,作家等就比一般工种的人更儒雅。既然是这样,为什么在学习过程中,学习文字不是华山一条路呢,还有三十六行呢?不明白了。 我有惑,需解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