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手翻开一本余华的散文,就看到这篇《一年到头》,再有两个月2024年就要过去了,但我并没有那种“成年人的不安”,这两年很少思考太抽象的问题,也很多年不写新年计划了,怎么说呢?到了一定年龄,人生的很多事都“大局已定”。
要说内心的成长和变化,最近思考过如何面对父母的老去和离开,甚至有时侯会去感受自身衰老的来临,人生下半程或许要面对不断失去。
余华的《一年到头》:
“……..一年到头,这到头的时候越来越不是滋味,首先来自于“日子过得真快”这样的感受,这快似乎是意料之外和猝不及防的,像是一把榔头突然砸在身边的桌子上。
很多人都觉得自己还没怎么过日子,这日子就过去了,他们的感受有点像是刚刚睡着就被叫醒似的,睁着迷迷糊糊的眼睛,莫名其妙的看着新年的元旦,而新年元旦就是那一声把他们惊醒的突然来到的响亮喊叫。
同时,这快的感受还是对自己过去行为的来不及做出的反应。换句话说,就是对自己经历过的生活突然产生了怀疑,这一年我是怎么过来的?自然,这个问题会很快弄清楚。弄清楚以后,人们就会寻找某种方式,试图来证明自己刚刚过去的生活是否值得?
于是,一年到头,这到头就成了多愁善感的怀旧,想一想一年里自己干了些什么,拿一支笔,再拿一张纸,认认真真想着记在纸上,大事小事只要想得起来,都记上去。最后一看,发现自己这一年里做了不少的事。比如重要的有从一居室迁到了二居室;或者出版了第三部作品;或者购买了一台摄像机;还有别的很多的或者…..
如果这个时候继续往下想,问题就会出来了。他会发现记在纸上的全是事。作为人,他这一年里又是怎么过来的?他的内心得到了什么?
他开始发现生活的周而复始,他发现自己作为人的生活从来就没有过除旧迎新,他发现自己的生活其实早就一成不变了。他活着的意义就是在不断的重复,今年的生活在复习去年的,而去年的复习前年的,他越往下想,情绪就越加低落,到最后,一个本来对生活充满信心的人变成了一个厌世者,这就是一年到头时,一个成年人的不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