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喜欢自由自在,去了婚姻里也一样。
这句话是小张的口号,他也贯彻到了他的生活中。和妻子的婚姻是各过各的,妻子去和她的朋友们相聚,他去和他的女性朋友相约游山玩水。妻子如果需要他陪着去看病,可以提前和他预约,他也安排时间陪同前往,他觉得这样挺好。没想到,妻子却一纸诉状要求与他离婚。
这个案例让我开始思考婚姻里的自由以及自由的边界到底在哪里。
琼瑶时代的琼瑶迷们被“山无棱天地合”的绚烂爱情一度整得失去自我,当然也看不见婚姻真实的样子。婚姻是结束单身,开始二人稳定生活乃至两个家族生活。在《礼记》里面这样描述婚姻,“上以事宗庙,下以继后世。”足见婚姻自古就不是一件很自由的事,甚至多少与自由相背。
从法律层面来说婚姻,一纸婚书跨入婚姻意味着两个人在没有其他约定的情况下,两个人的婚后财产混同,做重大处置决定需要双方协商一致,换言之,这也是对自由的一个限制。我国婚姻法还明确要求夫妻之间应互相忠实。
有心理学派强调爱是无条件的,由此引申出的爱我就要接纳我的全部的观点,既然你爱我就要接受我不爱受婚姻拘束的一面,既然爱我就要接受我热爱自由的事实。
现在的高离婚率与现代社会的高度开化离不开,小三乱人婚姻可以被冠以爱之名,爱这个词已经被廉价使用了。婚姻原本就含有彼此守护,“白头偕老”的含义。
如果不让我自由自在,就不要和我结婚,这些自由的战士们这样说到。然而婚姻是一场漫长的旅途,不是另一方靠当初的热情就能维系下去的存在,与琼瑶的小说不同,婚姻里面更多是柴米油盐。苏东坡写过这样描写婚姻琐碎的打油诗“琴棋书画诗酒茶,当年件件不离它,而今七字全变更,柴米油盐酱醋茶”。
只能说婚姻自它出现之时已不是一个自由的存在,它对婚内男女是有约束力的,所以婚姻中的自由应有一个清晰明确的边界。
婚姻里自由的新面貌之自我成长
在婚姻中,激情爱越来越被理性爱,亲情爱替代,此时再要以“你爱我就该……”的思考模式显然不会再有益于彼此的守护,此时的边界应该在主动自我成长,用亚当斯密的话来说就是让自己“值得爱”(lovely)【备注1】,此时婚姻的自由为你可以放弃努力选择离开,也可以让自己不断成长,使自己值得爱,让对方像读一本精彩的书一般,欲罢不能,唯有缴械投降放弃其他自由,只能在哪与你的婚姻里才能获得归属感。
人都会渴望被爱,然而是否“值得爱”却是另一个层面的问题,伴侣不是父母,是生活的同行者,让你想做一个更好的自己,让你守住边界,重新定义自由。
婚姻里自由的新面貌之坦然接受彼此
这个面向依然与值得爱这个话题有关。爱己爱人这句话绝对值得反复品味,先有自己对自己的接纳与爱才有了接受伴侣的不足的能力与自由。一个被困在自己的世界里的人无法有自由决定如何爱己,更遑论爱人了。
于是,有了这样一个层面的自由,坦然接受彼此的不足,于是升华了自己的精神世界,也有了自由精华婚姻的天地。
此生,愿你能得一人白首,愿爱永在。
备注1:选自亚当斯密《道德情操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