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人不死,只是逐渐变身成广告人。”
01
或许是习惯写日记,所以自恋;
或许是从小喜欢读诗词,所以字恋;
因为自恋,所以字恋。
文字很美,有如“回眸三生琥珀色,西城诀。转身一世琉璃白。”;
文字很有魅力,有如“总是越来越多人追逐一夜春宵,我们仍然选择一辈子居家的爱情。”;
见字如晤。“在变幻的生命里,岁月,原来是最大的小偷”。
独立成字,组合成词,代入真情成句。
文字形成句子,便藏着秘密;
句子装订成书,方施以魔法。
李欣频说:“阅读,让灵魂拥有最大的领空权!”而文字就像充满魔法的精灵,任凭创作者的心情随意而又随心地自由组合,释放魔力。演讲家,善于将所思所想变着法子的娓娓道来,极具吸引力;而大部分爱写作的人,喜欢一张书桌、一杯茶,亦或是一支烟,夜深人静的晚上或日光乍泄的清晨,沉醉于写作中。
不知道大家高中时候,有没有写过议论文?反正我读书那会儿,是一定要写议论文的,而且还有套路。议论文写多了,总想换着法子,于是我尝试着写了一篇记叙文,妈蛋,我保证就那一次尝试,便赢得了作文生涯里的唯一一个鸭蛋,或者说比鸭蛋惨一些,没分儿,所以我一直记得那次语文考试79分,作文0分。暂且不去评价教育的好坏,且看我那躁动的心,就知道高中有多不爱学习,多爱钻牛角尖儿。
就在拿到0分作文的当下,老师在班上朗读并传阅了一篇其他班同学的满分作文,我像被洗脑一样地五体投地:写的真特么好!
当然,这满分作文对我并没有什么影响,也没起到激励作用,但内心却是有一种被屠杀的感觉,开始学着摸索自己的套路,组合文字。
02
一个人,一张桌,一封信。最近很迷《见字如面》,光这个节目的名字就赢得我的欢心,作为一个字恋的人,外加声控,简直不能再爱了。
木心在诗里写道:“从前的日色变得慢,车,马,邮件都慢”。
“致信吾爱,见字如面”,囊括了写信人千言万语也无法描绘出的真挚情感。这就是一个读信的节目,既是读信,也是读心。
在极具声音魅力和表演技巧的读信者演绎中,似乎能看到写信者的内心,我们或许知道他们,或许并不认识,但真情实感在字里行间都表露无疑,沉重得让人忍不住泪流满面。
文学大家,清流浮笔,仿佛静静看待历史,品尝心酸过往。
爱写字的人,在文章里寄情山水、豪情万丈;但在信里,他们是孩子、是丈夫、是爱人、是兄弟姐妹、是同胞,是一个普通人,一个普通的角色。他们或可爱、或纠结、或忏悔、或遗憾、或无悔……
在网上看到一则有趣的新闻,大概就是苏祠博物院考证,在苏东坡写给友人的大量书简里发现,苏东坡用得最多的词竟然是“呵呵”。
网友们很调皮的当即脑补画面——
呵呵,子瞻去洗澡了。
呵呵,子瞻碎觉去了。
呵呵,子瞻要用餐了。
写“大江东去浪淘尽”,写“竹杖芒鞋轻胜马”的一代文豪,原来在北宋时期,也是个傲娇的段子手。
受老爹的影响,也出于对一代才女的好奇,去翻阅萧红的散文、小说,一个才女的凋零和逝去总是让人感到一种莫名的悲怆。汤唯在《黄金时代》中饰演萧红,言行举止间让我产生错觉,似乎这就是她当年的模样。
《见字如面》第一期就读了一封萧红去世前写给弟弟的书信,家长里短,回忆童年姐弟的点点滴滴,硝烟弥漫的年代里时局动荡不安,亲人天各一方,活着便好。萧红信中说道:“中国有你们,中国是不会亡的!”,这种直击人心的力量,不知是否让当时批判萧红“只会写写散文”的那帮人感到脸红?
用真实对抗一众歌舞升平的喧嚣;
用纯净再现生活中最平凡的华丽。
03
现在想想,确实好久没写信了。记得成人礼那天,爸爸写给我一封长长的信,他说,成年意味着独自承担责任,对长辈、对家庭、对年幼的弟弟;虽已成年,他不要求我一鸣惊人,只让我乐观做人,踏实做事。
常跟朋友开玩笑,小时候父亲教我写作,长大后我却拿来写文案,按着自己的方式和节奏书写内心的声音,且固执地不愿修改。这么说来,我特么真的好商业。
不知道在哪里看过这样一句话,大概是“商业迫害文学,文学卧薪尝胆,以牙还牙将商业文学化”,我且认为这种将商业文学化,便是文案。
一点一滴地,慢慢地光复文学失土。
“诗人不死,只是逐渐变身成广告人。”
哈哈哈~略显狂妄,不是我说的哈,我引用来的。
看!有引号。
封面图片 | 小段
文字编辑 | 白格姨妈
文字校阅 | 苏小石
内容未允许请勿转载,欢迎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