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上的女孩儿很美,所以我走进了电影院,直接得就好像藤井树第一次见到博子那般,第一句话就是,我们可以在一起吗?但好像他只有这一次的勇敢。
甚至,这段经历都是藤井树的好友口述的,而被告白的博子,也微笑着说,二人的求婚都是自己提出的。
一个男孩暗恋一个女孩因此找了和她样貌极为相似的女孩,可是始终爱着那个女孩。所以当求婚时不愿意主动却也答应。未婚妻爱着那个男孩所以想追溯往事,同学录中的地址仿佛救命稻草,写了一封自认为通向天国的信。
这时,与博子异常相似的面孔,另一个藤井树出现了,衣服鲜艳一些,好动一些,也曾擦肩而过,但是二人并没有真正同框,毕竟,总觉得一个属于现在,一个属于过去。
收到信的二人渐渐拼凑出那个少年时期的藤井树,和女性藤井树一模一样的名字,一个班级,于是同学会搞恶作剧,老师的考卷也会发错,女性藤井树莫名其妙收到了不及格的英语试卷。
自行车棚确实是恋爱的美好背景,中外都是如此。女性藤井树等到了天黑,自行车转动的发电灯光照耀着二人的双脸,“原来break的过去式是broke啊。”
藤井树就这样看着试卷,女性藤井树以为他在对答案,催促着,但是手却从未停下来,二人就这样呆了很久很久吧。
之后,二人同时被选为图书室管理员,少年的藤井树,开始默默书写自己的情书。
从前的车马很慢,书信也很慢,所有的事物都会留下很多的痕迹,自己的情感总可以寄托在很多地方。比如借书卡,女性藤井树以为他纯粹是恶作剧,但是,这些名字写下的时候,到底投注了多少情感呢?
少年时代,情窦初开,交作业时,作业本可以压在喜欢的人本子上面,都可以激动一天,更何况可以书写她的名字呢?我只能写在白纸上,现在无影无踪,藤井树却可以写在借书卡上,甚至在自己离开十年之后,依旧让后来的人发现,并找到最后的那封表白信。
影片里,图书馆的桥段眼圈很红,最后这个镜头鼻子很酸。
毕业后多年,你早已忘记了我,但是很幸运,深埋的心思还是可以被你看到,如果当初你还书的时候,把借书卡拿出来会怎么样呢?
没有如果,现在这样就很好。
藤井树的记忆中,并没有那个少年,一切都是因为博子的请求和追问渐渐还原,甚至,她宁愿拖着重感冒也不愿意去医院的原因,是因为不想回忆起失去父亲的痛苦,这份逃避,也许连那个暗恋自己的少年,也一并埋葬了。
回忆逐渐打开,她去了当年的操场,当年的图书室,当她对着学妹说出自己的名字时,学妹们欣喜不已,纷纷拿出借书卡,每一张上面都是藤井树。
仿佛当年那个少年,手里拿着三四张借书卡,对着自己炫耀不已。
影片1995年在日本上映,那一年我才三岁,但是那个世界真美好啊,下着雪,美丽的衣服,寂静的小镇,邮差,青春气息的校园,还有那些少男少女的情愫。
我想起当我还一个人住在小镇的时候,也是看《灌篮高手》,知道了有个地方,水龙头的水可以直接喝,大街小巷随处都有自动贩卖机,看到了女生的JK校服,还有那一代人的精神面貌。
《情书》里秋叶先生出场是在工作间,包着头巾,戴着大框眼镜,穿着背带帆布裤,专心致志在做着玻璃工艺,他是博子的现任男友,也是藤井树的好友。
虽然他的出场并不讨喜,但是却也有一种自信的风采,他对于未来并没有迷茫,有一份工作,也有好友,也有一位自己喜欢的女孩儿,虽然女孩的心思还在另一个人身上,但是他依旧在帮女孩不断走出来。
最后他带着博子去了藤井树遇难的山脚下,他大喊着,“博子以后就由我来照顾吧!”喊罢,他还会自己加回音,“好啊,好啊!”
“你看,博子,他同意了。”
嗯,秋叶先生给我的感觉就像我的那个80后哥哥一样,成熟稳重,有自己的喜好,没有迷茫,更有担当,充满着魅力。记得儿时有一次找到哥哥上学的书包,夹层里是一个女孩儿的照片,我太坏了,随手塞进了沙发里。
下次再来找哥哥的时候,那张照片摆在桌子上,烟灰缸里满是烟灰,每个人的心里都会有白月光吧,你有吗?
我最近觉得自己老了,就好像这么多的电影,我却选择了一部重映的,也许是害怕自己在家看的话,会不够专心吧,或者说,别的已经吸引不到我了。
女性藤井树毕业后真的做了图书馆管理员,她好像对于感情依旧一片空白,面对邮差的追求一直委婉拒绝,当她看到了那个和自己同名同姓的少年,间隔十年才翻转过来的情书,或者说,图书室里每一张借书卡,都是一份情书,她会不会重新考虑那个邮差呢?
她想起了藤井树,也接受了父亲的离去,好像和自己和解了,有着一丝遗憾的生活被补全了,今后一定会越来越好。
可惜,这终究是小说中的情节,或者说,这也是专属于青春的故事,那些心动的瞬间,未来很难再会出现了吧。
最后发现了一张藤井树扮演者中山美穗的照片,一张婚纱照,一切,都如此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