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然看到《青春变形记》顾名思义,青春期发生的故事。被这毛绒绒的红熊猫吸引,选择这部电影来作为周末放松的奖励。故事貌似千篇一律,一个迷茫的青春期孩子,寻找到了自己与父母重新爱与接纳
猜中了开头与结尾,却没料到影片过程来了许多思考和触动......
自我与情绪的接纳、成长
父母与子女间相互制约与接纳
我想,也触达了很多人的内心世界
这画面、是否似曾相识?
小女孩儿,当情绪爆发的时候,变成一只毛绒绒红熊猫
她哭泣、挣扎、不断说对自己说“我讨厌自己,我要变回来,不喜欢现在这样,好糟糕……”
每每事与愿违
平静的力量是爱和接纳
而当她被朋友环绕紧紧拥抱的刹那,平静了
朋友说“无论怎样,我们都爱你,你永远是那个最好的美美”
嘭~奇迹发生了——
红熊猫变成回小姑娘,她被关爱、接纳、欣赏和相信所治愈。
每人心里都住着会变身的小孩儿
每个人心里都有一个内在的小孩儿
偶尔感觉自己不完美、
偶尔害怕自己的缺点暴露在外,被人们发现
偶尔因琐事抓狂、焦躁、捶胸顿足的暴走
偶尔因无法完成的预期而挫败、自我怀疑、甚至想要逃离……
偶尔、太多的偶尔……如碎片,不间断出现在我们日常生活中
有那么一瞬间,决堤之时,嘭~~
变身“红熊猫”出现了
用尽方法也无法变回自己平和的样子
我们都是在等待......
其实我们的“红熊猫”也只是在等待,
一个温暖的、爱的拥抱
一句无论怎样我都很爱你
一声“抱歉,让你那么累且委屈”
一句“即使没有完成预期,你也非常的努力,成果不代表你不好”
一份尊重、理解、相信和期待已久的包容……
你的红熊猫在等待什么呢?
你何时要给予“红熊猫”期盼已久的爱呢?
也许就在此时、此刻!
每个人都用自己方式表达对父母的爱和尊敬,我们用自己的行动来满足父母的期待
或在刻意之间、或在不知不觉之中…..
不愿辜负父母的含辛茹苦、想要去回馈一二
在我们心中,既渴望成为父母的骄傲,认为这样可以带给父母开心、喜悦、幸福。
却又不想丢了自己,渴望寻找自己的使命、人生价值、探索潜能底线,
而我们每次想要探索尝试做自己时,渴望得到父母的支持、赞赏与肯定,
无论多少年岁,儿童青年、壮年甚至中年~
心中那个小孩儿依然对父母深深的依恋和期待
冲突与制约,接踵而来
你不行、
你不可以
你还不够
你会失败的…….
这种声音是不是总会听到呢?
不被理解、不被允许
也许只是一个想法就会被一盆冷水浇透心凉
这似乎是每个人成长过程中,都会多多少少经历的故事
甚者成年的你,现依然被“不允许、各种——不”的制约中环绕
当我们慢慢长大,渐渐明白,父母的“不允许、不可以”类似的制约是一种保护,出于爱和安全的保护。
也许为人父母的我们,也在践行,这份“保护”
只为了孩子,不重蹈父母的覆辙,
更轻松、更自由、更顺遂的开创人生,
活的精彩、卓越、有所成就
是啊,我们明白了
明白我们有权利作出新的选择、去勇敢尝试,明白之后,该如何呢?
那份制约,依然扎根驻足在心里,终日绕梁不绝于耳
尤其想要冒险或有不确定的时刻,
这些声音是否格外响亮,
是否变成“枷锁”,桎梏我们内在的小孩儿?
我们会为自己的挫败而沮丧
为自己做不好而羞愧
为自己不够完美而自我厌弃
甚至为自己无法教导好孩子而我怀疑.....
“放手”也是一种爱的保护和祝福。
就像最后电影中,那个妈妈,最终对孩子说“很抱歉让你对自己那么苛责,你飞越高、越远,我越骄傲”。
这也许也是所有父母没有说出口的心声,也是我们为人父母想对孩子的祝福
放过自己、相信,我们做自己依然可以得到父母的爱与认可。
我们努力不是让所有人开心,是让自己开心与幸福
孩子在我们身上学到卓越性(坚韧、真诚、勇敢......)
父母在我们身上看到了独立、努力、为自己负责的闪光点而安心
不要犹豫不前,不要停留
我们知道那些“桎梏”已永远留在过去那个时空
它捆绑不住,如今卓越强大的你
我们已然是那个勇敢、坚强、努力、宽和、且充满力量的自己了
放胆~去行动吧
每个人此刻都有能力达成心之所愿
善良美好如你
皆可摆脱所有桎梏、向阳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