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城市发展旧局 开特色现代新篇

中央城市工作会议7月14日至15日在北京举行。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重要讲话,明确指出要坚定不移地走出一条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城市现代化道路。城市治理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直接关系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广大党员干部要深刻把握、主动适应形势变化,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让人民宜居安居放在首位为创新、宜居、美丽、韧性、文明、智慧的现代化人民城市建设贡献基层力量。

以“感知末梢”的灵敏度夯实治理根基。城市治理效能的提升首先源于对城市运行状态的精准把握。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明确要求推进城市治理“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党员干部要以精微匠心瞄准社区服务、环境整治、交通管理等民生细节,以智能引擎编织全域感知、高效响应、韧性安全的治理网络,真正疏通城市运行的“毛细血管”,推动治理资源跟着问题走、服务跟着需求走,让城市治理从“被动响应”转向“主动预见”,从“粗放管理”迈向“精准滴灌”。

以“多元协同”的聚合力激活治理动能。城市治理是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大合唱”。央城市工作会议鲜明锚定“城市的核心是人”,深刻践行“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随着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如何着力构建“党委领导、政府负责、民主协商、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科技支撑”的治理体系,让各类主体在治理中各归其位、各尽其责。显得尤为重要。创新设立“新就业群体服务站”、“城市网格员”,建设“智慧街区”、发展“商圈党建”整合商户、物业、市政等多方资源,这种“治理共同体”模式,既破解了政府力量不足的困境,又激发了社会各界的主人翁意识,让城市建设确保航向不偏、行稳致远,真正构筑起人民安居乐业的温暖港湾。

以“人民至上”的信念感提升治理效能。城市工作涉及面广、专业性强,每一个环节都需要精湛的专业知识。青年干部作为基层工作的主力军,更应在这一过程中勇挑重担,担当作为。要深刻领会城市工作的重要意义和目标要求,不断提高政治站位,主动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倾听群众呼声,了解群众需求,在老旧小区改造、城市更新等实际工作中,以精益求精的态度对待每一项任务,锤炼实干作风,做服务群众的“贴心人”。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