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之后,考特岗吧,现在特岗好考,上几年班,基本上就能转正,有编制。女孩子家,教师这份工作挺不错的,特别稳定,假期还长。
这个假期妈妈和其他长辈聊天,说起我毕业之后怎么样最好,这就她们最后得出的答案。我突然就意识到,我还有两年就毕业了,如果这两年我还得过且过,仿佛已经看见了我平庸的一生,在小县城甚至是在一直想逃离的农村平庸至死。大学之前在和长辈讨论到未来时,我还敢大声的说出来我想干什么,说出来我想要什么,并且自信满满,不容反驳,那个时候感觉未来很远。大学以后,再也没有讨论未来的勇气。之前一直都认为,上了大学一切都会向着你想象的去发展,所有的梦想都能够实现,后来发现不是这样的。大学只是大学,也没有什么神奇的地方,不是你进来它就能把你变成你想要成为的人。不过,你可以选择把你自己变成你想要成为的人。
之前加了一个文学交流群,她们经常把自己公众号写的文章分享到群里,有时候会点进去看看,可能是因为都是刚开写的缘故,感觉文章写的并没有那么好,阅读量也没有多高。在群里加了一个好友,关注了他的公众号,只是关注,就算把文章转发到朋友圈也没有看过几次。过了段时间见他发了条朋友圈,说是成为简书的签约作者了,我特别惊奇,因为他真的没用多长时间。后来,他再发文章我就开始注意了,会点进去看,从他的文章中得知他大概经历,高考不理想,读了一个普通的大学,大学后迷茫了一段时间,然后开始找事情做,每天读书,看电影,健身,用兼职挣的钱出去旅行。是不是感觉经历挺套路的,我相信大部分大学生都是这样,高考不怎么理想,大学后开始迷茫,不同的是,你们就无止境地陷入了迷茫,什么也不去做,天天躺在床上玩手机,还说未来很迷茫。人家真的用行动做到了每天读书,健身,没事的时候出去旅行,你说,这样的人家里一定很有钱吧,还真不是,就是从农村走出来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普通人。现在他好像是研究生在读,还在坚持每天写文章,不同的是,每篇文章阅读量都很高,被很多很知名的公众号转载,在人民网上也见过不少次他署名的文章,靠写作挣的钱养活自己早已不是问题,不断地用自己赚的钱投资自己,不断地去进步。
我也想做作家,我也想自己写的文章能有很多人看,我也想靠写作养活自己。可是,目前还没有那个能力,差的太远。前几天看到一首词,特别有感觉,“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先不说这首词有什么深层含义,它让我想起了我之前写的东西,为了有东西可写,强行的去抒发一些东西,后来发现自己强行抒发的那样东西真的是太幼稚了。还有就是,有时候想要写一篇文章,写着写着组织不好语言,就不想写放弃了。慢慢的也不好意思再给别人说自己想要做作家了。虽然不怎么写东西,却还在一直坚持阅读,从小的时候就挺喜欢读书,感觉读书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小学的时候没有那么多资源可以读,就读语文课本上的故事,读作文书,一个同学的爸爸给她买了一套童话书,可把我高兴坏了,因为我又有可以借的新书读了。初高中学习任务重,学校更不允许在学校的时间读课外书,只好在自己不喜欢的课上偷偷的读,还被老师没收过不少。大学之后,依然坚持阅读,但是却少了种感觉,少了那种如饥似渴,更少了一份纯粹,现在虽然可以读的书多了,但是感觉自己有些功利,总是想着自己一年要读多少多少书,总是想着自己为什么不能像读书大神一样对阅读的书有那么深的见解,不高兴不快乐的阅读着。
我不想在小县城甚至是在一直想逃离的农村平庸至死。我要博一博,我要用还剩的大学时间塑造自己,我想要在大学把自己变成自己想成为的人。为什么迷茫,因为目标不够坚定,因为没有行动力,因为太功利,就想着什么都不会,什么不积累就能够成写作大神。现在已经确定了自己的目标,清楚自己的现状,知道了自己想要什么,接下来要付出行动力了。其实如果一直凑过着过,也是可以的,只不过,凑合凑合着一辈子就凑合过去了。
(图片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