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阵子,我花了半个月读《世说新语》,一直想给大家讲一讲我的读书心得,却迟迟不敢下笔。为什么呢?这本书是南北朝时期,刘宋朝的临川王刘义庆(公元403~444年)编撰的一部志人笔记小说,主要记述了东汉末年至南朝宋时二百多年间士族阶层的故事。你看,仅仅是介绍刘义庆的时代,就用了这么长的定语。
魏晋南北朝是一段非常复杂的历史,想要说清楚并不容易,可是,如果不对时代背景作些梳理和介绍,大家只听故事,恐怕也是如云里雾里,不能得其精髓。所以,我们先带领大家复习一下相关的历史知识。
1. 东汉末年(公元184~公元220年)。从黄巾军起义开始算起,应该是公元184年起,公元220年,曹丕逼汉献帝"禅让"、正式取代汉王朝,建立曹魏结束。这一时期,群雄割据,天下大乱。
2. 曹魏时期(公元220~公元265年)。公元220年,曹丕称帝,265年,司马炎篡魏,曹魏灭亡,共45年。曹魏时期,继承了东汉时期对西域的统治,公元263年,魏灭蜀,朝鲜半岛一半领土也纳入版图,疆域面积进一步扩大。
3. 西晋时期(公元265年~公元316年)。公元280年灭吴,结束了分裂八十年的分裂局面,西晋的国家领土面积几乎与东汉时期相同。尤其是西晋第一位皇帝晋武帝司马炎在位时,重视农业生产,反对奢侈,厉行节俭,国家的经济得到了长足发展。尤其是太康年间(公元280~289年),是西晋最为安定的时期,出现了四海平一、天下康宁的升平景象,史称太康盛世。公元290年,晋武帝病逝,诸王为争夺中央权力,内讧不已,形成16年的内战,史称八王之乱(公元291~公元306年)。士族权力也越来越大,皇权衰落,公元316年,匈奴军攻破长安,西晋结束。
4. 东晋时期(公元317~公元420年)。西晋灭亡后的第二年,公元317年,司马睿在建康称帝,续建了晋朝,史称东晋。 公元420年,权臣刘裕篡夺帝位,建立宋,东晋灭亡。
东晋偏安于江南一隅,处于长江淮河以南。当时北方大乱,与北方的五胡十六国并存,这一历史时期又称东晋十六国。东晋与之前的孙吴以及其后的宋、齐、梁、陈,合称为六朝。刘裕建立起刘宋政权后,开始进入南北朝时期。
5. 南北朝时期(公元420~公元589年)。当时,南方相继出现宋、齐、梁、陈四个政权,北方则是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五个政权,南北方同时存在,历史上称为南北朝时期。
公元577年,北周攻灭北齐,统一北方,公元581年,杨坚受禅代北周称帝,改国号为隋,北周灭亡。公元589年,隋灭南方的陈政权,统一全国。至此,从东晋以来的南北分裂局面终于结束。
再回到《世说新语》这本书
作者刘义庆是宋武帝刘裕的侄子,自幼才华出众。他不仅颇有政治才干,而且爱好文学,他组织门下的文士编写了著名的《世说新语》。因为刘义庆卒于公元444年,所以,这部书主要介绍的是东汉末年至东晋时期士族阶层的人物轶事,跨时约两百余年。
这里,还要介绍一下何为士族?定义是这样的:士族又称门第、衣冠、世族、势族、世家、巨室、门阀等。门阀,是门第和阀阅的合称,指世代为官的名门望族。门阀制度是中国历史上从两汉到隋唐最为显著的选拔官员的系统,直到唐代,门阀制度才逐渐被以个人文化水平考试为依据的科举制度所取代。
魏晋南北朝时期,士族的权力很大,富比王侯,甚至不将皇室放在眼里。士族人士看不起庶族出身的寒士,彼此不通婚。出身低的寒士,即使当了高官,也被看不起。
这部书一共有一千多则故事,我们选取几则,讲讲魏晋人士的风度之真性情。
1
丞相王导(276~339)为东晋王朝的建立立下了汗马功劳,连晋元帝司马睿都对其敬让三分。王丞相和下属们聚在一起,每次发言,下属们都竞相赞美。王述(303~368)因为父亲曾担任东海太守,被王导征召为属官。王述这个人大器晚成,当时人们都以为他有点呆傻。但是,就是这个“痴人”,看到大家阿谀奉承的样子,就说:“长官又不是尧、舜,怎么可能事事都是对的呢?”王述当时还是年轻人,地位也比较低,出此惊人之语,这样的人如果是生活在现代,肯定是“缺根筋”的人,估计早成了领导的眼中钉,被拔去了。可是,丞相王导对此年轻人却刮目相看,“甚相叹赏”——大加感叹、赞赏。
2
关于王戎,大家比较熟悉的是他小时候的故事:王戎七岁时,和小伙伴一起玩耍。看到路边有一棵李树,上面长满了红红的李子。小朋友们都争相去摘,只有王戎不动。有人问:王戎,你怎么不来摘李子?王戎说:这李子一定是苦的。大家不相信,结果一尝,果然是苦的。大家很奇怪,王戎说:这棵树长在路边,人来人往,可是树上却满是果子,并没有少。如果李子不是苦的,怎么可能不被人摘吃呢?
可见,王戎从小就非常聪明,具有冷静、善思的特点。王戎长大后,非常有才华,是“竹林七贤”之一。他是一个重情之人。
王戎的儿子王绥十九岁时死了,王戎非常悲伤。山涛(同为“竹林七贤”之一)的儿子山简来看望他,劝他说:“不过是一个年幼的孩子,何至于就伤心到如此地步呢?”王戎说:“圣人忘情,最下不及情。情之所钟,正在我辈。”意思是:圣人能够不动感情,最下等的愚民不懂得感情。感情最专注的,就是我们这种人啊。山简深以为然,也不禁为之悲痛不已。
3
说到王戎,还可以说说他的妻子。王戎的妻子常常称王戎为“卿”(夫妻间用,表示亲昵意)。王戎觉得这样不合礼数,就让妻子不要再这样称呼他。妻子却说:“亲卿爱卿,是以卿卿。我不卿卿,谁当卿卿!”(意思为:我亲你爱你,才称呼你“卿”,我不称呼“卿”,谁来称你“卿”呢?)王戎没有办法,只好任由她了。
我看到这则故事,觉得这位女子非常可爱哦!撒点小娇,既是小女子的专利,也是很幸福的事。
4
汉末晋初的名臣王浑,娶妻钟琰。钟夫人出身名门,是曹魏重臣、著名书法家钟繇的曾孙女,自幼饱读诗书,几岁的时候就能撰写文章。成年后,又因为举止符合礼仪法度,为中表所推崇,另有文集五卷,为当时有名的女性。
钟夫人嫁给王浑后,生子王济。有一次,夫妻二人正坐在一起聊天,儿子王济从院中经过,王浑非常欣慰地说:“有这样的儿子,足慰人心!”钟夫人说:“如果我嫁给参军,生的儿子还不止这样呢!”
钟夫人所说的“参军”是指王浑的弟弟王沦,可见,钟夫人觉得自己这丈夫还比不上小叔子呢。这样和丈夫开玩笑,甚至有贬低意味,在后世的封建女性,几乎是不可想象的。可是,在我们看来,却又觉得非常之亲切。
礼法制度在封建时代,一向是士人们所遵守的信条。但是,我们看《世说新语》里,名士们则宣称:礼法岂是为我辈所设也?当时的名士们均以放诞、任性为荣,崇尚自然性情的流露,大概就是《红楼梦》里所说的,“是真名士自风流”吧,当然,这种自然性情是以才华会依托的。
这样的经典故事还有很多,我们以后再分专题给大家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