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2月19日寒假研修心得

今年寒假冬奥会是所有师生一套寒假大餐,谷爱凌则是成了大家心中真正的女神,颠覆了孩子们对偶像的认识,找到了真正的榜样。也有人会说谷爱凌的成功不可复制。但作为一个老师,我却认为他确实对我们当前的教育改革和课程发展起到了一个方向的引领。作为中国体制内的一个公立学校,我们不可能给孩子提供中西方结合的精品教育。如果我们以开放的心态通过课程的建设和整合,为为孩子的人生发展开创一条特别美好的教育旅程和计划。

读了万伟老师著的《课程的力量一书》,基于万伟老师对学校课程规划设计与实施的实践经验和建议,此种信念我更加坚定。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天性和潜能,教育的关键就是引导孩子发现和认识自己的潜能,从而使自己得到适合自己的发展。课程就是这样一块有可能激发孩子潜能的试金石,孩子的特长很多时候是在对种种课程尝试失败的基础上,被筛选和保留下来的。正如“双减”之前,我们国家“兴趣班”林立,很多人都报以批评和负面的评价,认为剥夺了孩子的兴趣和自由,其实也不尽然,“兴趣班现象”是我们这个时代一个突出的社会现象,这个现象反映了家长对教育的期待,反映了学校教育的不足,也反映了“课程”在这个发展时代的被重视程度。

双眼之后,虽然课程类的辅导班消失了,兴趣班因而存在他是学校课程一个有益的补充,其实也反映我们学校的课程建设提出了迫切需求。

综合实验活动课程是新课程改革中的新兴课程,它是国家规定的必修课程,由学校校本化开发与实施,这门课程主要追求两大目标,第一是让学生学会有意义的学习,第二是让学生学会有质量的生活。但是在实践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推进与实施一直是举步维艰,没有多少学校愿意规范实施这门课程。当前很多学校追捧的“统整课程”、“全课程学习”、“主题学习”,包括最近广受大家关注的STEM课程等,其实都可以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进行整合实施,但是出于“炒作”和“标新立异”的需要,学校宁愿去追逐一些时髦的名词和概念,也不愿意去踏踏实实的实施一门国家规定的每所学校都有的必修课程,因此,可以说,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是一个学校课程文化的风向标,一个真正愿意规范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不炒作、不作秀、不攀比、不标新立异的学校,才有可能真正通过课程的建设,促进师生的共同发展,实现学校的文化再造。

学校传统活动也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内容的重要来源,每一所学校都有很多的班级活动、少先队活动、节日活动以及其他的传统活动等,比如体育节、艺术节、科技节等这些活动,本身就属于综合实践活动的非指定领域,综合实践活动课并不是一门全新的课程,而是在对学校原有传统活动继承基础上的超越与创新,学校的传统活动往往历史悠久,模式成熟比较充分的体现了学校的资源优势和办学特色,另一方面学校的传统活动也因为历史悠久,其体现的教育理念有的已经比较陈旧,某些活动出现模式化形式化的倾向存在活动的组织实施,不太注重学生的兴趣和主体参与等弊端。为此,我们可以运用综合实践活动的理念,通过主题贯穿提升活动深度、增加充满时代气息的内容、注重学生的主动策划和参与、加强活动的探究性以及注重对活动进行评价反思和完善等几个方面,将学校的传统活动改造整合成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内容。

陶行知先生说社会即学校、生活即教育,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需要与真实的社会生活联系起来,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打通学校和社会的联系,培养社会所需要的人才,使学校与社会息息相关。所以学校还可以考察周边社区的特色资源,使之成为现实可行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

作为老师我们必须认识到课程统整的重要性。它不是简单的“课程整合”或“课程的综合化”,统整不仅仅是一种技术,更是一种思维方式和认识方式,要求我们用联系的、整体的眼光看待学校的课程开发与建设课程,统整不仅仅是将几门学科的知识进行整合,还要求我们对学习的本质知识的组织和使用教育经验的意义、学校教育目的、课程管理、教学策略、学习方式、评价标准的改变等进行整体的考虑,而且课程统整是要弥补分科课程的不足,超越学科中心的教育格局,但并不是要完全取代或者取消分科课程。

课程统整的现实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有意义的学习本身就是一种知识与经验的有机统整过程。二课程统整更有利于大脑的协调运作和创造性思维的发生。3,课程同整,有利于克服分科教学中个体责任感下降、孤军奋战、视野狭窄等弊端。

课程统整的理念,时刻提醒我们要始终将课程建设与学生发展紧密结合。创生利于学生社会统整、知识统整、经验统整的课程内容。课程统整不仅仅是设计课程内容,还要改变整个课程开发和教学的过程。在课程开发和实施中学生不再是被动接受、安静听讲,教师也不再是权威,学生要和老师一起参与到课程的规划、设计、实施、评价之中,师生、生生之间要真正形成民主、平等、相互尊重的关系,并真正形成“学习型社群”。

希望我们共同努力,今日的一门偶然的课程,可能会为孩子的未来带来无法预计的未知可能。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