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班好枯燥,我想培养一个业余爱好”“别天真了,你做不到的”。这样的对话,一般是不会真的发生的。这个回应你的对方,可以是你的同事、你的朋友,而他们通常会微笑甚至兴致勃勃地看着你,说:“是呀,是要有点业余爱好。你打算做什么呀?”。然后你会爽快地说出你已经想要做的那件事,或者你会认真地开始思考那一件还没存在于你脑子里的“业余爱好”。
即使是非常亲近的朋友,这种话题上也不至于跟你唱反调给你泼冷水。但是我想提醒你的是,爱好,是很娇贵又很顽强的东西,但绝不是心血来潮就可以培养起来生根发芽的。
事实上,不论是本职工作还是业余爱好,它们都是需要练级的。这一点都不奇怪吧?你如果翻一翻回忆,你在工作中哪些时刻获得了满足感,那一定是你具备了较高的工作能力的阶段,而绝不会是在菜鸟阶段,对不对?
也许是那样一个时刻,你准备了好几个月的项目终于华丽落地,为公司抢到了一手好牌,给公司带来了巨大的效益。这时候大BOSS笑得合不拢嘴,一同奋战的小伙伴们发自内心地替你感到高兴,就连之前冷眼看戏极度不配合你的那个同事,在场面上也不得不吹捧你多么能干。
经历了这样的高光时刻,你是不是觉得这个工作、这个行业实在是太适合你了啊,这就是你大展拳脚的天地啊。可想而知,接下来你将投入更多的时间与精力在这个行业里,取得更大的成就。
但不是每个人都具备那样的回忆。多少人,从戴着红领巾与几十个小朋友一起上课一起考试,到踏入职场一晃十年再一晃二十年,都不曾有过那样的高光时刻呢?真实的回答是,要多少,有多少。
也正是这一个巨大的人群,特别渴望自己能有一方乐土,一点兴趣爱好,来滋润干枯的枝干,来肥沃贫瘠的土壤,来温暖漫长的冬季。他们展开了各自的旅程:学做皮具啦,学弹吉他啦,学西班牙语啦,学种花啦,学催眠啦……
但是你们有没有见过挂在墙壁上吃灰的吉他?有没有见过放在书柜里最不顺手那一层的韩语入门教材?或者是储藏室最里面墙角搁着的滑板?伙计们,画面感出来了对吧?
真相就是,大多数人的爱好,最多也只能到达自娱自乐的水平,更大部分的人,会失去热度而最终放弃。更可怕的是,在尝试多样兴趣爱好之后,他们会觉得自己学啥啥不会,做啥啥不行,事业上也是在安安分分做分母,整个人生都只是在当绿叶,衬托别人的优秀。
打住,这里就是先抑后扬的转折点了。其实前面描写的无奈,是因为被困在了一个循环,只需要击破一个缺口,就能进入对我们真正有利的良性循环。
什么是循环?或者说“看似只能如此的困境”?
在支付宝没出现的时候,为何我们不爱网购,因为当时的循环是:商家怕给了货物之后收不到钱,所以要求消费者先付钱,而消费者怕先付了钱但是货物不满意,所以要求商家先交货。
不信任——不交易——不信任——不交易。
直到支付宝作为中间人出现,消费者的钱先交给支付宝保管,交易成功之后,商家才能获得这笔钱。这个突破口是什么?就是支付宝先委屈了商家,让商家交货也不能立即收到款,于是给足了消费者安全感,赢得了消费者的信任。之后的循环,大家都再熟悉不过了,就是:
信任——买——信任——买买买!
我们今天谈的兴趣往往凋谢这件事,其实也可以梳理出一个循环:
缺乏满足感幸福感——发现一件兴趣——上手感到有难度,达不到预期的水准——得不到满足感幸福感,对自己的生活没有太多的帮助——搁置兴趣——缺乏满足感幸福感
击破的关键点在于,能不能达到预期的水准。这里可以划分出两条分支路线。
路线一,你的这个兴趣,只是作为生活的点缀与调剂,不需要达到很高的技能水平,自己也能乐在其中。那么给你的建议是,降低你的预期。比如你可以和三五好友组个乐队,徜徉在音乐的海洋里。也不必参加什么音乐节,不必报名什么比赛追名逐利。即便这样,你的生活就已经比之前精彩了许多,不是吗?
路线二,你有志于获取更大的满足感,甚至要找到你人生的更多纬度的意义,那么你可能需要一点死磕的精神来对待你的爱好。我认为爱好可以有四个层次。
第一层,是被动地接受刺激,享受创作者给你设计好的体验。就比如观看电影,打游戏,滑雪,跳伞。这是最容易的,但如果我们考虑的是培养一个爱好,那通常要比这个层次更高才行。不然哪里还需要培养,放松去玩就是了。
第二层的人,不满足于被动接受体验,他们要自己动手,效仿着去创造些东西。在这个层次,你会遇到在家烘焙面包的姑娘,在车库录制打架子鼓视频的男孩。
到了第三层这里的人,不满足于业余者的身份,敢于放下本来谋生的职业,转而用自己爱好领域的技能,去做到专业化职业化。那个姑娘可能开了自己的烘焙店,那个男孩可能开了音乐工作室。就是这些人,构成了我们现在看到的多姿多彩的世界,层出不穷的美食,和一切推陈出新的物质与精神财富。
而第四层的人,深入挖掘他们热爱的领域,进入到了艺术的境界,我们称他们为艺术家。
除去第一个层次,爱好其实和职业并没有什么本质上的不同。他们都具有可以觉察出来的水平高低,都需要投入时间精进,都会犒赏做得出色的人。
说到这里,我们可以看到一个正面循环:
有一个爱好——投入时间精进,提升水平——达到了新的高度,得到了外界的认可与内在的满足感——更加热爱这个爱好——更加乐于投入时间精进,提升水平——达到了更高的高度,有更大的收获
想起一个被讨论了很多很多年的话题:找工作应该找钱多的还是自己感兴趣的。其实,谁说钱多的工作就一定枯燥乏味呢?谁说自己讨厌的工作你去做了公司就一定会给你很多钱呢?真实情况其实很简单,只有事情做得出色,报酬才会出色。而做得出色和感兴趣,恰恰又是互为催化剂的。具体可以再看一眼上一段描述的那个循环。很多时候,不是因为我喜欢所以我擅长,而是因为我擅长所以我喜欢。
在文章的最后,我想补充一个可能有人会问的问题。“你说恶性循环的突破口在于提升水平,为什么不能从提高自己的兴趣强度来突破呢?”我想说,提高水准做到更出色,可能实现来比较辛苦,但是会有真切的改变,会在客观世界留下痕迹,还可以成为你拿来鼓励自己的理由。当你弹钢琴能够弹出以前弹不出的曲子了,当你栽种的花朵盛开了,你会清晰地感受到努力就有回报。但是如果你发力突破的点在于主观上提高兴趣强度,一再告诉自己,我很热爱啊,这是我的一生挚爱啊,那样子你并不会获得任何来自客观世界的激励。所谓激励,一定要是客观世界的东西。最好是清晰的可量化的激励。哪怕是领导的口头夸奖,那也是不以你个人意志为转移的一种客观事实,也是一种有用的激励。
你能把想做的事情做到多漂亮,你的生活就能有多美满。
与君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