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今天遇到了什么问题?
愤怒是一股内在的力量。你需要的不是拒绝她,而是和她做朋友。
当然, 现在的我并不知道如何和愤怒做朋友。
昨天发火了。非常生气。原因是在路上,我问爱人,儿子学习了吗?爱人说学了。回到家,儿子也告诉我学了。我信了。
接着,当我想看儿子学习的结果时,儿子左右徘徊,拿不出作业。而我又发现,前一天晚上我用过的一本书妥妥压在儿子的中字本上,此刻还安稳地在那里。所以,那一刻,我明白了,儿子这一天没有学习。
结果儿子竟然拿出这个中字本,翻来翻去想找出自己“完成”的作业给我看。我怒从心来,质问他“到底做了没有?”儿子低下头,怯怯地说:“没有。”
我忍住怒火,告诉他我想静一会儿,起床去了我的卧室。想约倾听,没人应;深呼吸几次,感觉好点了,就又起身看儿子。
看到他写的冲100,完全应付的。我当场假装冷静地撕掉了。告诉他,如果是应付,不如不写,浪费时间。又当他认真地再次写完冲100后,我走了过去。忍不住冲他发了火。
儿子后来评价:那一会儿的我是另一个妈妈。当我情绪好了之后,他又说,妈妈回来了。
儿子还说,我适合做那种会批评人的老师,在儿子眼里,我太能说教了。
可见当时我的情绪有多强。但忍不住地那一刻,情绪无处安放;整个世界,我孤独的只剩儿子了。于是,最爱的人,被我伤得最深。
我本来想取消10月份的课,但是现在看来,10月的家庭倾听课,我还是需要去上一次,倾听课需要多上几次,才能让自己更好地倾听自己。真不行的话,阮老师的课元旦再去,10月就安静地休息几天,上两天倾听课,见识一下陈平俊老师的深厚的功底。
另外,还有游戏力课程,也要去上。让自己变得有趣,很重要。能陪伴孩子的时间并不多了,如果不努力,错过就是一生。
1.好句天天读。其实现在孩子背这个很轻松了,一来真的不难,二来孩子的记忆力提升了,昨天一会儿功夫儿子就告诉我只有最后一句不会,最后一句是“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儿子喜欢故事,我给他讲了我和我爷爷之间的故事,然后把自己讲哭了;接着儿子也哭了, 他想起了一年级被老师误解的那次,又讲了一遍。我发现,在学习的同时,我俩互相倾听了一次。然后这句,他就轻松记住了。
2.22连加。有了些进步。最起码不会跑到1分之外了。他还是挺挫败。还让爸爸玩了一把,爸爸歪在沙发上,很随意地玩了一把,48秒。
3.两数相乘。一次17秒。一次18秒。最难的5个式子, 我说的时候,儿子都能跟上,老师的口令儿子就会漏掉两个。我可以学习新加坡妈妈,把口令写下来自己念给儿子每天练习。
4.练字。我和儿子一起练习。写方格时他会看我写,想找我写得比他好看的规律,结果他发现写小可以写好看(鬼知道呢)。
5.六六大顺。我说时间干扰,最后他又崩了。玩到3分钟以上,最后气了,不写了。接着我也生气了。还被爱人说。后来,我坐在那里哭了一会儿,情绪稳定后,告诉儿子,六六大顺不仅要时间和速度,还要抗干扰力和专注力。所以,时间长没关系,算错也没关系。
6.积木法。因为每次怕时间不够,一直没玩, 昨天没完整体串字法,玩了积木法。结果玩得好开心。我找了以方为偏旁的字,我和儿子一起玩。发现后来的字不认识后,我请儿子去我房间拿字典,儿子拿过来后不给我字典,说是自己辛苦拿来的,要自己查。哈哈哈!还可以这样!要知道,他以前很抗拒用字典的。于是,他主动查字典,我给予适当地指导。我顺势又把字典上看到的几个以方为偏旁的字也一起学习了。儿子开心地原因是他的记忆力比我强,我故意又写得慢,他超有成就感。兴奋地表示明天还要玩。
方法大于说教!游戏大于道理!
(1)表面问题
听到儿子没完成作业,我愤怒了。
(2)实际问题
我想看到愤怒背后到底是什么。我没看到,反正狠狠地说了一番话。又哭了两场,才算宣泄完。
(3)我的错误假设
我要求的别人必须做到。做不到我就很生气。
2.为什么会产生这个问题?
这个问题背后还有一个问题,那就是我的规则太不明确,儿子很容易触犯。比如,我看起来给他信任,不检查他的作业,有时明知他没做, 也不检查,让他尝到不做作业还告诉我他完了的甜头,这个问题我需要改正。这是个bug,必须修复。但问题在我。
要求儿子学习的事情,列好规矩,问儿子能不能完成,完不成的后果是什么。完成了可以有什么不一样的活动。这些规则也要讲清楚。并且,照约定的去做。
3.在这样一个矛盾出现、解决矛盾的过程中,我的心理表现怎样?
愤怒。但不知道背后到底是什么,是未曾疗愈的创伤?是期望落空的极度失望?我不知道。但是我会继续探索,自我深挖。
4.怎样解决,有什么启示?
继续理论和实践结合,找到最深的原因,去看见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