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圆的由来

      俗话说“北元宵南汤圆”。作为一个地道的南方人,我还是比较喜欢吃汤圆这种软软糯糯的美食。汤圆作为一种民间传统小吃,深受广大人民的喜爱,特别是在冬天来上一碗热乎的汤圆,特别暖胃。

  汤圆起源于宋朝,当时的一个叫明州的地方兴起吃一种名叫浮元子的食物,以黑芝麻、白砂糖为原料,把黑芝麻磨成粉状,然后把猪油、白砂糖相继放入混合物揉成团做馅,外面用糯米粉搓成圆形,煮熟后吃起来香甜可口。象征合家团圆美满。

  很多人可能都会有这样的疑问,北方的元宵跟南方的汤圆是一样的吗?其实这是两种不同的东西,主要在制作工艺上有显著的不同:元宵是用黑芝麻团成的团,在放满糯米粉的簸箕里面越滚越大,就成了元宵;而汤圆则是用糯米皮包上芝麻团,像包包子一样包出来的。

      普通的汤圆大约有一元硬币大小,克重约10~15克,就像一颗颗晶莹剔透的珍珠。现在的汤圆种类繁多,除了最开始的圆形,还出现了像柿子一样富有吉祥寓意的汤圆。除了传统的黑芝麻馅,还出现了花生馅、水果馅、桂花馅,甚至还有巧克力馅等等……

      白白圆圆像小球,放进锅里煮一煮,浮出水面是佳肴,咬上一口甜心头。这就是代表着团圆的汤圆,赶紧去尝尝吧!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