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回家的时候,和长辈们聊天,突然发现自己已经能够以一种成人化的聊天态度和方式,去和他们交流。这在两年前真的很难想象。
从小就不是外向会来事的人,这种性格有的时候也很吃亏。小的时候常被人夸文静、夸乖,并不见得真的是夸赞。在一个“老实”被暗示作为笨、傻的年代,文静意味着不叛逆、不会来事、不会有那么大出息,注定过着规规矩矩的人生,做着别人往后也会忽略掉的那类人。
然而我早就过了心里那关。老实的人并不见得墨守成规,并不见得就是笨。反而是他们内心有把道德的量尺。知道这个规矩是可以突破的,知道有的事情可以用更捷径但违反公德的方法解决,知道有的时候面子也并没有什么用,但是他们还是会选择“老实”,老实的去履行一些别人觉得无所谓的事。
近战文明胜不过野蛮,那又有什么关系?面对真正的野蛮人,再用野蛮方式也不迟。
在老实的外表下,我有我的叛逆,也有我的坚持自我,我知道自己,了解自己。
因此接受性格里的老实,并不是太难的事。难的在于,老实人去把握变通这个度。
和前辈们打交道。有人当你新人,知道可以任意捏圆搓扁,不圆滑不被污染,也意味着可能趁机也将你放在可以欺负掌控那一栏,同时怕你成长。有人会一视同仁,少年人自有少年人的优势,宽容看待,愿意提携,但不会用太刻意的方式强调你是年轻人。
因为意识到不同的人不同的人性面前,要有不同的表现。这是无奈的改变。成年了,要让别人尊重你的声音,有尺度的圆滑和变通,变得很重要。
学会说话、学会为人处世,是一辈子的功课。不要刻意的去将自己定类为圆滑和老实,真诚待人,哪怕世故些,让双方都好过,或许也是成长的必修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