悟医道真(一千九百三十一)

“少阴病,得之二三日,麻黄附子甘草汤微发汗。以二三日无里证,故微发汗也。”

此承上证而言,若得之二三日,只发热,脉沉无他证者,病还在经,不可用前汤发汗,当改此汤以微发汗也。此二证,皆未曰无汗,非仲景略之也,以阴不得有汗不须言也。

此条当与前条合看,补出“无里证”三字,知前条原无吐利躁渴里证也。前条已有“反发热”三字,知此条亦有发热表证也。

“麻黄附子甘草汤方:麻黄二两,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八片),甘草二两(炙)。上三味,以水七升,先煮麻黄一二沸,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上节麻黄附子细辛汤主助太阳之阳内归于少阴,少阴之阴外通于太阳,非为汗也。此麻黄附子甘草汤主开通心肾之精血,合于中土而为汗。故此则曰微发汗,而上文不言也。

水之为病,其脉沉小属少阴,浮者为风无水,虚胀者为气水。发其汗即已。脉沉者,宜麻黄附子汤。病人寒热而厥,面色不泽,冒昧,两手忽无脉,或一手无脉,此时将有好汗,宜用麻黄附子甘草汤以助其汗,汗出则愈。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伤寒脉浮,医以火迫劫之,亡阳,必惊狂,卧起不安者,桂枝去芍药加牡蛎龙骨救逆汤主之。” 伤寒脉浮,其邪在表,应以麻...
    妙手柯楠阅读 40评论 0 1
  • “少阴病,咳而下利谵语者,被火气劫故也,小便必难,以强责少阴汗也。” 上咳下利,津液丧亡而谵语,非转属阳明。肾主五...
    妙手柯楠阅读 23评论 0 1
  • “少阴病,脉微细沉,但欲卧,汗出不烦,自欲吐。至五六日,自利,复烦躁不得卧寐者,死。” 脉微细沉,但欲卧,少阴之本...
    妙手柯楠阅读 18评论 0 0
  • “麻黄附子细辛汤方:麻黄二两,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八片),细辛二两。上三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
    妙手柯楠阅读 24评论 0 0
  • “发汗病不解,反恶寒者,虚故也,芍药甘草附子汤主之。” 发汗病解,则不恶寒;发汗病不解,表实者亦不恶寒。今发汗病且...
    妙手柯楠阅读 441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