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听张潇雨老师的个人投资课,提到了边际成本,个人思考究其因,就是一定要自己懂投资的标的,一定要制定自己的投资策略,一定要量力而行,做出适合自己财力的投资。
在你买股票的时候,一般是如何给公司和股票估值的?定性判断和定量判断在你的投资体系里谁更重要一些?
一、投资思考
文章中提到了小米公司,自己也是自其上市后,一直在观察,因为对其的生态比较感兴趣,其的粉丝经济、社群经营、营销策略等很吸引人。自从学习了一个理论,就没有心急火燎随大流的去买买买,而是稍微冷静的旁观。
得出一个小的策略。以小米公司为例,开盘当时价格为16港币左右,市场给出了价格,按照边际成本思考,打个5~6折,价格应该在9.6港币左右为合适。
按照张老师的好公司不等于好股票,买入时的价格是个必须要考虑的因素理论。我们投资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赚钱,为了盈利,到了自己的心理价位,可以考虑投入。
二、投资策略
投资策略,任何标的,在投资时,为了避免情绪影响投资,一定要按照自己资金的比例进行投资,即闲钱投资,什么概念呢?铁律如下。
如果你有工资收入1万元,建议投资比例为500元左右,因为即使这点钱全部损失,对于个人的生活不会产生致命性的打击。但是,切记头脑一热,将50%以上大部分资金All IN进入市场,一旦踏空,心理会出现失衡,然后回不断的抄底,不断的跟进,最终导致越套越深,如果,如果,赶上市场崩溃,会将人的心理彻底达到崩溃,然后,然后,你会离场,这时,再过一段时间,市场就会慢慢的回升,一旦启动,将会超出自己的想象,自己会非常后悔。然后再进入市场,追涨杀跌,被割的体无完肤,周而复始,自己的钱会打水漂。
正如巴菲特所说,我们最好给自己留出足够的安全边际,才更可能赚到钱。就是一定在到达自己认为合适的价格再介入,哪怕是漫长的等待,只有这样,才能享受到金钱的时间价值。
三、承认智商
一定不要幻想自己可以跑赢市场,一定不要高估自己的智商,因为,我们不是市场中少数人,没有对行为金融学理论驾轻就熟。我们在一定程度上不能战胜自己贪婪和恐惧的人性,说到底,在一定程度上,我们还不具备Hold住暴富、巨亏的能力,如何才能具备此类能力,只有学习,读懂暴富巨亏背后的道理,明白为什么要跳楼,因为亏损;为什么要辞职,世界很大,暴富后我想去看看。
总之,一定不要与人性为敌,不要试图去挑战人性,因为我们还没有历练到随意调戏自己底层人性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