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在回长沙的高铁,想为这次广州行写点什么:这次是人生中第三次独自一个外出他地-广州,一个陌生的城市因为有熟悉的人,也变得有了安全感、亲切感。
3月4日晚,我特地从长沙赶到广州参加师徒聚会,又计划利用晚上的时间去看一个在雅智教育工作了三年,后为了爱情移步深圳的朋友,晚上买好票,明天下午坐高铁去深圳看她和孩子。
3月5日上午师父特为我们上了一堂四真大语文理念与内涵及身体力行去推广和践行的课,让我明白现在社会的高速运转,人心浮躁,很多人急于在自己的工作圈或生活圈中争取一个有利位置,却很少有人真正静下来关心生命的意义,包括我自己。这是每个人成长积累必然要经历的,只是迟与早罢了。
中午有机会去见一个认识了十年的老师,离开长沙时我和爱人还一再劝说他不用走弯路,留下来在长沙发展。他只淡然地说:“有那么一个女孩,她有一股气场,我必须放弃现在,去峨眉山找她。”他做到了,而且一直被彼此影响成长、沉淀着。从师父那里我才得知他们已有四个孩子,13岁、9岁7岁、5岁,孩子们都没去学校,夫妻两人在家教。这让我很震惊,能这样做是需要智慧和勇气的。
走到他家门口,开门的是小华哥,他一点没变,和我家先生一样,还是那么瘦,笑起来还是那么淡然。跨进家门,立刻感觉到这个家很静,不是我们说的那种静,我也说不出缘由。“请上二楼喝茶”一个穿着一袭白纱裙的女人从二楼探出头,轻声细语对我们说,我抬头,瞄到她皮肤白皙,大眼睛,这应该就是小华哥的爱人。
进过一楼大厅时,我发现一楼异常干净,我没有看到老大,注意到的应该是那个9岁的孩子,一个虎头虎脑的男孩,双眼皮,皮肤和他妈妈一样白皙,很健壮,他正穿着围裙细心地收拾厨房,7岁那个也是个男孩,比较瘦,看上去很机灵,他一丝不苟地摆桌椅,5岁那个是个小女孩,蹦蹦跳跳,像一只快乐的百灵鸟,一路欢快地在前面给我们引路,一切都恰到好处。我们来到二楼茶厅,师父大大咧咧坐下和小华哥聊天,我和师妹及他爱人静坐着,他爱人泡好茶,给我们斟满,自己坐好。这时有机会仔细看看他爱人,说实话,第一眼看上去,像极了一尊佛,双眸如同清澈的泉水,自然而然。
坐在二楼也能感觉到一楼的秩序井然,这个年纪,兄妹间多半会吵闹,声响很大,但近40分钟,一楼不断传来兄妹之间的交谈,很多是分享,外出散步的分享、爬山的分享、菜市场买菜的分享……由于订好了去深圳北的高铁票,时间快到了,我们没坐多久就要离开了,不过心里有种依恋。
赶到高铁站,扩音器里不断重复:因铁路故障,所有去深圳北的高铁取消,很遗憾,没能见到申丽和孩子。我和师妹的第一反应:我们再去小华哥家。我们俩的决定不约而同。
我们打车再次踏进这扇门,我们被邀请到佛堂打坐聊天,我借去厕所的间隙,把袜子脱掉,认认真真把脚洗一遍,再去佛堂。他们很有心,佛堂庄严肃穆,这个家的我不能说明缘由的静应该源于此吧。我们聊的不多,更多的是分享,他爱人很少言语,打坐很静。我们跟着打坐,我小心地做到草垫上,盘好腿,挺直背,微微闭上眼睛,调整呼吸,计划坚持30分钟,可估计还没5分钟,我的腿就开始发麻,我开始小心调换左右腿,师妹也一样,不断动来动去,而旁边的小华哥和他爱人如一座雕像,一动不动。 后来请教育儿经,他爱人说:看你的内心真正想要什么,想要会增长你的气场,气场足了,你就可以了。很简单的回复,一开始没太明白,后来仔细想想,也许就是生命的状态,一切随心。
我又一次仔细观察了她,她的一切动作都静而慢,不做作,不故意,由内而外。佛堂慢慢变暗了,才知道天黑了。屋外有交流的声音,原来是9岁的圆满在计划今晚的晚餐,他先清点好人数,计划好菜单,就带着吉祥和如意去买菜了。我们继续打坐,感觉有一段时间了,孩子们回来了,一个个像周游世界回来的人,滔滔不绝给我们分享,先给我们报菜名:两根黄瓜、两根玉米、一些秋葵、两个西红柿……“老板送我们葱,我们没要。”如意抢一步说话,我好奇地问:“为什么不要呢?”“我走时看了冰箱,里面还有两根葱。所以不用拿多余的。但老板又送豆角,让我们随便拿,我们只每人拿了2根,一起6根……”夫妻只是笑笑:“你们想吃什么就买什么,买了什么我们就做什么。”夫妻不约而同,撸起袖子开始做菜,告诉我们随意。
我和师妹到处观看,一个花瓶,孩子们采回来一些花草,插进瓶里,错落有致,很有美感。我来了兴致,和孩子们分享十二生肖、唐宋八大家,孩子们听得聚精会神,眼里满是欣赏和惊喜,会自己发表看法,这应该就是教育的原始状态吧:想、愿意、快乐。
不一会儿,饭菜上桌了,米饭很香,软硬适度,菜很纯粹,没有肉,饭桌上,孩子们按传统的坐次坐好,祈祷完,我们开始吃饭,他爱人说:你们买的菜很好,我和爸爸期待能就这样坐着,可以吃到一桌你们做的饭菜。孩子们马上回应:可以,不过不是明天。从孩子们的分享中我了解到,他们没去超市买,而是去菜市场买,要坐公交车,9岁,7岁,5岁的孩子有自己的选择,他们觉得菜市场的菜多,选择会更多,碰到新鲜菜的机会多。他们在计划,明天早上去爬山,继续打水给爸爸妈妈泡茶喝。我问他们需要多长时间,她们很自然地说:我们来回要1个多小时。
吃完饭爸爸妈妈没有起身,孩子们收拾碗筷,摆放凳子,如同我刚到家门口看到的一样,井然有序,恰到好处。
我们要离开了,孩子们竟然已经规划好我和师妹的住宿,告诉爸爸妈妈安排的理由。我除了感动,更多的是尊重和欣赏。
一个女人影响三代人,古人的总结很精辟,女人在家庭的影响是内在的,无可替代。
如果可以,每个月打坐几天,远比上半年的班收获和启发还要大。看曾国藩全集时,曾国藩在思云馆为母守孝一年,这一年是他思想的转折点,再出山,领导力和思想更加独到,也理解到古人得道者大多会闭关修炼,智慧和技术突飞猛进。
下次我会再去打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