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腊月二十三,北方小年儿,我吃完最后一盘饺子,听到屋外响起了噼里啪啦的鞭炮声。
空气里电光火石的热烈让人明朗,炸开的鞭花簌簌落下来,心里想着,总算是有点儿年味了。
临近新年,我耳边总会听到这样的话,“现在的年味儿是越来越淡了”,而“年味淡了”这几个字眼也会隔三差五的登上微博热搜榜。
年味淡了?
大家都这么说,那我这一把年纪的老阿姨也就不好意思说自己是多么多么期待新年了呀!现如今好像,放鞭炮,守岁,是小孩子才会做的傻事。
那既然年味淡了,记忆中小时候的我们,或者说的更久远一点,魏晋南北朝?唐宋明清?又是怎么过新年的呢?
我查了一点点资料。
“天皇氏始制干支之名,已定岁之所在”。春节,是由岁首祭祀演变而来的,上古时代的人们在新一年开端的岁首,报祭天地,祈求丰年。
魏晋时,人们开始在除夕守岁。老的少的在除夕之夜欢聚一堂,终岁不眠,以待天明。
有资料记载,唐太宗李世民在新年这一天用赤金箔做成贺卡,亲笔御书“普天同庆”,赐予大臣。后来,这一拜年形式在民间普及,百姓们改用梅花笺纸作为拜年帖,互相登门拜访,共贺新春。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宋代民间,开始用纸筒和麻茎裹火药编成串做成“编炮”,《东京梦华录》中记载,“是夜,禁中爆竹山呼,闻声于外”。
清代的宫廷新年十分奢华,皇宫里也跟普通百姓家一样,放鞭炮,贴春联,皇帝会写下福字下赐群臣。正月初一,太和殿群臣宴饮,过年要一直延续到元宵佳节才算真正结束。
这期间,花灯满城,游人满街,盛况空前。
2
可是,放鞭炮,贴春联,除夕守岁,拜年,这些习俗我们一直延续至今啊,为什么在今天越来越多的人会说“年味淡了”呢?
原来,不是年味淡了,淡的,是人心。
我隐隐约约想起了去年的除夕夜,在我捧着零食正看着春晚哈哈大笑的时候,我妈突然跑到我面前,把手机扔给我,说了一句“群里有红包!快抢!”,我一脸茫然的接过手机,点了“开”,然后顺便扫了一眼躺在消息列表里一个个的小红点,对了,一年一度的短信拜年时间又来了,我挑了几个关系不错的朋友和家族群回复,然后把手机扔到一边,继续看我的春晚。
复制粘贴的群发情谊,我也用不着真情实感的回复。
已经忘记了从哪一年起,每年走亲戚大家酒足饭饱以后,都会一致的沉浸在自己的手机里,小朋友组团开黑,大朋友刷视频谈工作,满满一屋子团团围坐的人,我看不出热闹,只觉孤独。
大家都是好不容易借着这个阖家团圆的节日才得以聚在一起的亲人,科技的发达,竟让我们变得如此亲近又遥远。
3
常常听家里的长辈讲起他们那个年代的春节,他们说那时候很穷,只有过年的时候才会吃饺子,爱美的女孩子也只有在春节才会给做一身新衣服穿,青年男女会骑着自行车去远处的镇子上看电影,逛庙会,锣鼓喧天,也热闹非凡。
我一脸向往的听着,看他们的脸上仿佛露出一丝再也回不到那种纯真年代的遗憾。
我想起季羡林在清华大学读书时,写在日记里的一段话,“明天是旧历年初一,今天晚上就是除夕。对于过年,我始终拥护,尤其是旧历年,因为这使我回忆到,童年时美丽有诗意的过年的生活。”
人们总喜欢回忆过去。春节,本是辞旧迎新的节日。
又老了一岁,也没什么关系,永葆初心就好;压岁钱让过年的压力变大,也无所谓,“压祟”本意是给小孩子驱除邪祟,祈求平安,不需要丰厚的红包用来攀比,况且南方人的压岁钱真的只有几块,寓意在就好;春晚不再是以前的春晚,也没关系,老一辈的人总有一天会退休,即便不是现在,也是将来,总该给新人磨炼自己的机会,大家看的开心就好。
我们不该对“年味”抱有太多的评价,我们应该回到这个节日的本真,祈求来年顺意,万事安康。
如果非要说现在过年真的不比以前,那请你放下怀里的手机再来跟我讨论这个问题。
很多人依然是有仪式感的,他们会自己手写春联儿,早早置办起年货,而我也想在自己的仪式感里认认真真的迎接这个盛大的节日。
我可能会在除夕夜做一顿好吃的年夜饭,可能会在大年初一撸个新年妆,穿的红红火火去拜年,可能会跟家人一起去看贺岁片......
也许,很多很多年我们再回忆起来,这个年代的春节也是“美丽有诗意的过年的生活”呢。
最后祝大家新春快乐吉祥如意诸事顺遂恭喜发财笑口常开百事可乐心想事成年年有余福寿安康福星高照大吉大利鸭~(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