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称比亚迪为“价格屠夫”,这个称呼颇有讽刺它靠低价卖烂货的意思。但事实是,比亚迪汽车除了价格相对低廉以外,质量也在逐步提升。
而且没有人能够否认,近几年受疫情影响,多数品牌轿车销量持续下滑。而比亚迪,无论是销量还是市场占有率,都在不断攀升。
尤其是国家出台的碳中和碳达峰目标,更是让比亚迪新能源车的优势凸显出来。
那么,一个成立至今不足30年的民营企业,是如何做到从0到1的突破,又是什么让它在汽车市场整体下滑的趋势下,仍然保持了强劲的增长势头?
在穆瑞澜看来,比亚迪的成功,是依赖于企业强大的管理和组织能力的,用他的话来说就是:
他们之所以能够幸存,是因为他们一直对意外事件有所准备。
穆瑞澜把他多年的管理指导经验,都写在了他的新作:《给忙碌者的极简管理学》(以下简称《极简管理学》)。
01穆瑞澜和他的《极简管理学》
◆穆瑞澜
现任《财富》杂志CEO,曾任十多年《华尔街日报》资深副总编,《华尔街日报》网和市场观察网执行总编。
在他担任《华尔街日报》华盛顿分社总编辑期间,该分社曾三次获得普利策新闻奖寄其他奖项。
他的商业评论专栏,曾获美国商业编辑和作家协会“最好的商业文章”奖,影响广泛。
◆《极简管理学》
本书通过2大模块12个章节,为非管理专业、且十分忙碌的管理者,提供了一种简捷途径和最佳管理理论指导。
▶管理者的领导力及其基本素养:
♢第一章:管理学
♢第二章:领导力
♢第八章:变革
♢第九章:财务知识
♢第十章:全球化
♢第十一章:商业道德
♢第十二章:自我管理
▶如何做好团建、激发团队活力:
♢第三章:激励
♢第四章:人力资源
♢第五章:战略
♢第六章:执行
♢第七章:团队
02比亚迪的布局:战略篇(上)
前面讲到,比亚迪的成功依托管理者的能力。那么,他是如何布局新能源汽车市场的:
1995年,比亚迪成立,主营二次充电电池等;
2002年,全资收购北京吉普的吉驰模具厂,为破冰汽车制造打下基础;
2003年,正式进军汽车行业,收购秦川汽车,成为继吉利之后的第二家民营轿车企业;
2005年,推出第一款车F3,打开市场局面;
2020年,发布“刀片电池”,推出“汉”车型,进而持续推出王朝系列。
从比亚迪新能源车的发展简史中,我们可以看:它的成功并不是偶然的,而是受益于集团一直以来强大的电池业务能力。
其创始人王传福,早在90年代初期,就敏锐地嗅到了手提电话的电池有着巨大的市场。
于是,王传福于1995年下海经商,同年依靠价格和品质的优势,获得台湾最大无绳电话制造商大霸的订单,一年以后做到年销售近亿元。
电池事业上的巨大成功和不断突破,为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穆瑞澜在战略一章提出:画出一条路线是管理者最基本的责任。王传福做到了。
03比亚迪的逆风而上:战略篇(下)
那么如何去画这条线呢,穆瑞澜指出,作为管理者,他们应专注于自己能做到和应该做的事情上,以及如何完成它。
王传福在科研院工作的时候主攻电池,这也是为什么他创办比亚迪以来,一直以电池为依托,不断扩大业务的根源。
技术上的优势,并不阻碍王传福成为一个优秀的管理者,就连他的投资人巴菲特都说:
王传福先生具备独特的管理运营能力和优良记录。
巴菲特甚至在2009年底特律的车展上,亲自为比亚迪站台,主动佩戴了“BYD”的logo。
利用好中国的人力资源优势,是王传福的战略计划之一。
我们来看下2022年比亚迪的校招薪资,共分为四个档次16个类别(见下图)。
穆瑞澜提出,好的管理者,能够将自己的积极主动职责扩大到整个团队。
王传福把人看作创造者,把他们全部当成工程师。今天你如何定位自己的员工,明天你的员工就能发挥多大的价值。
写在最后:
比亚迪的成功绝不是偶然事件,它的创始人王传福始终坚持了诚实的企业文化。
市面上不乏各种管理学的书籍,其中很多书籍的专业程度都很高。但是,你知道该读哪一本吗?能读的懂吗?更重要的是,你有时间读吗?
所以,对于非管理专业出身,但又身兼管理一职的人,以及想要创业的人来说,穆瑞澜的这本《给忙碌者的极简管理学》,在为我们提供有价值的领导和管理经验的同时,无疑为我们节省了大量的时间。
也许,我们终其一生都无法企及比亚迪的高度,但是只要我们足够努力,还是可以有所建树的。
稻盛和夫先生曾说过:“不问聪明人,要问过来人。”与君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