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A向我哭诉,自己的母亲很喜欢抱怨,在家里因为一点小事就喜欢生气,不停得说东说西,多少年的陈芝麻烂谷子都要翻出来说几遍。在自己小时候,抱怨老公胆小没出去外面赚钱导致家庭贫穷,抱怨婆婆不疼惜自己,把媳妇当外人,抱怨女儿和儿子为什么要读这么多书,不但不挣钱还花了不少钱等等。
我很淡定地说:学会臣服。臣服是什么意思?臣服是指对当下发生的事和人百分之百地接受,怀着一颗平静的心去接受当下所发生的一切。然后,我告诉她,你要告诉自己,事实就是这样,你再怎么挣扎或者试图改变母亲都是不可能的事,一旦你反抗,挣扎必定会扰乱心神,耽误时间,何不把这个时间好好利用起来,看书,看电影或者是运动,和朋友聊天等等。改变父母那一代犹如登月之难,而且作为晚辈没有这个资格和精力把时间花在改变父母身上。
朋友又答:她天天这样吵,我好烦呐?怎么办?
我给出的答案:要不搬家,要不结婚。而且这两者不能因堵气而去做,而是认真地思考自己的未来。我承认上一辈的人确实有很多毛病,喜欢囤积呀,比如把一些没用的塑料瓶都放在家里,导致原本就不宽敞的房间更加的狭窄;喜欢比较呀,别人家的孩子是陪伴我们从小学初中高中和大学甚至工作后的标本。这些毛病的落下和时代有关,我们的上一辈多出生在上世纪60至70年代,而且那个时候祖国刚经历了饥荒和改革开放,导致人们喜欢囤积东西和喜欢对照别人的。
我认为对待父母最好的方式就是:首先要保证父母的衣食无忧,然后和父母交谈时,不要谈论一些观点性的话题,而是多拉拉家常,毕竟父母是最爱自己的人。一旦意见相左或者冲突时,保持冷静,以幽默或者笑话打圆场。如果听到父母在抱怨时,试着接受这种行为,了解她的秉性,一定不能对骂,人一发怒,就开始生病。站在父母这一方来说,很多时候,发怒或者是抱怨其实是他们保护自己的一种方式,我现在觉得抑郁症那么多原因是他们没有一种好的沟通方式和发泄方式,导致很多事情憋在心里,然后莫名悲伤到谷底。发怒是对发怒者的保护,这句话是武志红老师书里面提到的,挺有道理。
彩蛋:
人生需要找到一个方式和一个地方来宣泄感情,这就是我来简书码字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