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过7.20的苦难,走过披星戴月的严寒,走过期盼“摘星”的焦虑不安,终于过了一个惴惴不安的中国年,迎来了春暖花开的狂欢,迎来了走经典的浪漫。遇见是缘,偶然的一瞥就是惊鸿之恋,不知道明天会有什么惊艳,享受当下的美好就是安然。人世间都很难,故事里的心酸有泪眼,故事外的艰难可看见?命运的改变是信念,苦难也是成全,高不可攀的山峰在前边,勇往直前,熬至滴水成珠就是韧性的体现,专注的起点也是终点,坚持下去的经历就是人间清欢。屏幕里的东西太虚幻,听听身边人的经历,分享一下自己的经验,听听导师的引领,金句在一问一答中产生,幸福在故事中顿悟,大爱在那一刻复苏。
(一)化敌为友到无敌可化
一位教育工作者,思想工作者,美女学者站在菩渡众生的角度发问:在物质文明极度发达的社会如何做到“化敌为友?”
曾老师连续发问:“你想要的是什么?”看似答非所问实则直指人心。心的问题要在事上找实际。曾老师说:两笔“人”,三笔“化”,看似简单实则难写难描画。这就是汉字的玄妙,这就是中国的文化。在生活中你想化敌为友首先你心中已经有了一个“敌人”存在,如果心中没有敌人,敌人又存在在哪里呢?站在对错的层面看问题,本身就是错。生活中的每一件事都有它存在的意义,都有它的价值,当我们遇到生命的障碍的时候,告诉自己:我不知道当下这件事情对我的生命真正的意义是什么?每一件事到来的时候就对它说:我不知道当下这件事情对我的生命意味着什么,我只管接着。然后问问自己:我真正想要的是什么?然后从高处着眼,从低处着手,安然于生活的每一刻。心存善念则无敌可化,无道可循,亦无需山中问道,天上寻仙。心安,善念,当下的每一刻的遇见都是上天最美好的宠眷。
(二)财产分割后遗症,中年婚姻何去何从?
一位四十岁的美女讲述:我和老公是大学同学,享受二十年,孩子也五岁,曾经伉俪情深羡煞旁人,如今却在无出轨无外遇,无小三打假的情况下产生了感情疲倦“相看两生厌不是敬亭山”。为了各自的幸福和未来决定分手,就在谈论财产分割时出现问题:老公想把财产留给我,我担心他以后还要娶老婆决定留给他。最后决定:不离了,继续过。却又不知道如何过?
曾老师一针见血的指出:你们俩要解决的不是爱不爱的问题,是怎么爱的问题。改变自己的行为模式,改变自己的思维认知,从外到内回归到两个人的内心所需,问题就不是问题。爱分两种第一种就是世俗的爱,第二种就是精神的爱。柴米油盐酱醋茶,琴棋书画诗酒花,调配和打理是两个层面的度化。曾经的甜言蜜语都是爱的根基,如今活出自己的真实也是最浪漫的事,带着面具的生活都不是本意,活出生命的本真才美丽;曾经的选择都是当时最好的选择,现在的尊重,接纳,允许,就是过好今天生活的密钥。爱情是一个人的事,婚姻是两个人的奔赴之旅,全力支持,宽容对你,一路相随做你想做的事,我爱你,甘愿舍弃我自己,我想你,在每一个呼吸的日子,守护知己,一生一世一双人的日子,苦也甜蜜。回不到从前,就珍惜眼前的清欢,爱情是婚姻的起点,财富是婚姻的支点,责任决定婚姻的终点,生活中的三观是幸福的源泉,双向奔赴的旅途有相濡以沫的爱恋,也有风雨同舟的责任感,点点滴滴的柴米油盐平凡,简单,温暖彼此的心田,相伴一生就是不忘初心的浪漫。
(三)教育不是两个孩子的打架,三个孩子的挣扎
一位二宝妈妈的纠结:生活中两个孩子经常因为一点小事打架,劝大的应该“大让小”大的问“凭什么?”,劝小的孔融让梨,小的说不公平,常常是两人一起揍,三人一起哭,咋办?
曾老师说,孩子都各有自己的使命和天职,两个人的纷争就是他们两个人在生活的具体事例中教会对方一些事,教会对方一些处理问题的方式,方法。妈妈的调节阻断了他们自然而然的沟通模式,甚至会引火烧身让问题复杂化,并进一步让矛盾升级。好心劝架会让孩子产生“妈妈拉偏架”的想法,从而让问题由简单的“兄妹关系”上升到“更亲谁”的亲子关系问题。孩子的眼里是纯真,孩子的心里住着天神,责任,担当,坚强,勇敢,善心善念,纯净自然,孩子的方式就是简单,回望从前我们也这样烂漫,回溯时光,找回恬淡,孩子的引领也是生命的风帆。妈妈不是家庭消防员,做一个麦田的守望者,远远的看着,在保护好他们安全的同时静观其变,静看花开花谢的恬淡与浪漫。教育是一场心灵的供养,一起成长的路上彼此陪伴滋养,父母的引领是托举的力量,习惯和细节的肯定决定方向,光照进心里,温暖给予,批评鼓励都是教育,爱和规矩相辅相成里达到目的,修好自己,榜样自持,未知的美好不期而遇。
(四)一位大学英语老师,心里一直住着一个梦:成为孔子,陶行知那样的师者,和圣人。可是现实工作中各种擎肘达不到自己的理想,得不到反馈,也没有成就感。
曾老师问:“你在担心什么?”自己的理想得不到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没有体现?你想成为陶行知那样的人这是好事。师者仁心,老师的极致使命不是用知识,技术,方法去拯救别人,而是用生命对生命的理解来起到引领的作用。工作是外在条件,生活是向内看,课堂上一站,你的言行举止就是引领和模板。活出真实的自己,自会有生命看见。君子不器,无需刻意颉取,呈现最真实的自己,而不是想象中的自己用内在的圆满智慧去引领和收获美丽。大脑过于富饶,生活就会难熬,思想的丛林纠缠太多山河,内耗就会拖垮一个向上的自我,丧失视角,自我反刍中内忧外耗,攻击自己是最容易的事,行动起来,让做打败最坏的结果,卷起来,让自己看见美好的生活。自己才是生命的本体,一路前行中自强,自立,身体是活着的资本和底气,强身健体才能活出意义,内心的坚强独立是智慧的加持,勤奋上进终身学习,拓宽思维,增长见识,高格局中高认知,专注自身把握机遇,成为只是早晚的事。
(五)青春期孩子自卑,不愿与人沟通,不阳光,不自信,怎么办?
曾老师说:每个孩子都是天使,自带使命和天职,妈妈眼里的忧伤和恐惧是妈妈以为的那个样子。女子本弱,为母则刚,首先拔除自己心中的刺,活出你自己本真的样子。引领是最好的结局,无需担忧孩子的未知。担心是诅咒,相信是祝福。世间反有大成就的人都是稍微有点自卑的。自卑才能自立,自强,自取。这个世界太喧嚣,孩子的安静是一个人的能量场,心有所想,不张狂,大智若愚中自有高级的生活。富足的精神不慌张,处变不惊是修养,静以修身中看见格局和远方,清茶慢啜,细品生活,得体的沉默就是高级的自我,淡泊明志,宁静致远中看破不说破,简单朴素中有幸福安然的收获。或许孩子只是荷尔蒙分泌的失衡问题,偶尔玩玩“孤独”游戏和父母唱一出青春期撞上更年期的人生大戏。人世间都很难,父母子女就是缘,前生的遇见,今生的修炼,渐行渐远的日子就在面前,青春期的宣战是独立宣言,反戈一击,刺痛心田,放下,释然,相信自己,相信明天,如你所愿,目送里会有不期而遇的浪漫。
(六)男子汉的礼遇是羞于启齿的爱你
一位三个孩子的父亲困惑自己和父亲的关系,请教老师:我怎么和父亲的关系亲密一点?
老师从原生家庭剖析亲子关系的梳理,再上升到未来与下一代父子关系的建立和工作中与上级领导关系的排序问题,并一一给与引领和解析以及实际操作中怎样破局。
自我剖析:“我和父亲自小就不经常在一起,记忆中的相处就是严厉的鞭策和教育。”
老师说:在一个家庭里,父亲是一个很重要的角色,和母亲完全不同却又相辅相成。他对塑造孩子的价值观,整个家庭的未来都有着很深刻的影响。你小时候父爱的缺失让你们少了亲密关系,少的可怜的父爱有过于严厉让人更敬而远之,这都是造成今天这种局面的缘起。也是影响你作为父亲的形象引领自己孩子的根基,教你一个办法去和父亲做一次父子链接破除这个魔咒困局。喝酒,健身,旅行都可以,共同做一件事,用男子汉的方式解决问题,重新开启你和世界上所有男人的关系。请记着:父爱如山,岿然不动中看见安全感,儿子的规则,女儿的底线,相互陪伴中一路向前,旅行,陪伴,耳濡目染中是永恒,柴米油盐的日子更从容,多鼓励,少批评,多夸奖,少指责,爱的旅程温暖与爱随行而过。
(七)姐姐的攻击如何防御
一位中医世家的女士自叙和姐姐关系不好,家庭聚会中姐姐一见面就攻击她,她不知道该怎么面对。
每个人的故事都有起始,果的花朵是因的存续,在老师的提问剖析中呈现了翻转的故事和结局。怕姐姐攻击是自己内心的理屈,底气不足中寻找外在的能量供给。家庭关系就是错综复杂而又千丝万缕的存续,父母兄弟是血脉亲情中剪不断理还乱的情丝。家是讲爱的地方不是讲理的地方,尊重与爱能化解一切的矛盾和分歧。当一人有难八方支援时那种心的温暖不仅仅是雪中送炭还是慈悲为怀的善心善念。和手足交往,其实是两个家庭的磨合,有了纷争和争执,要懂得主动去化解,主动向对方靠近。兄弟姐妹之间的缘分,是从小玩到大的缘分,是这个世界分外难得的缘分。兄弟姐妹也是一根藤上的花朵,相依相伴的成长经历丰富,风雨雾霭一起经受住,给予付出相互帮扶,情与爱是心路,对与错都是烟雨迷雾,相忘于江湖,血脉流淌的热血最稳固。
别人的故事写成历史,自己的故事就是经历,人穷志不短里蓄满前行的勇气,贪嗔痴妄念的沉迷,丢了自己,助人助己,光的反射在心里,真诚,善良,脚踏实地,格局与人品就是曙光满地。老师的引领是不期而遇,前行的路上偶然的交汇就是电光火石,你不必惊诧,也无需讶异,走进经典就是相识之旅,明天会有什么惊喜?静听花开的声音,静待花开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