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红豆小姐
001 假设
两个创业者,一个曾创业过,但失败了。另一个未创过业,现在初次下海。这一次创业,谁成功的可能性更大?
002 如果
你相信“失败是成功之母”,那么第一个人成功的概念更大。
003 实际
第一个人并没有比第二个人有任何优势。过去失败的经历,对你未来的成功,一点帮助都没有。一个一直失败的人,将来最大的可能性也许是习惯性地再次失败,还不如新人(《捷径:黑客、创新者和偶像如何加速成功》Shane Snow)
004 这项研究发现
过去的成功对你未来的成功很有帮助。若你上次创业成功了,这一次成功的可能性增加50%。所以什么叫有用经验?成功的经验才是有用的经验。
005 总结
失败不是成功之母,成功才是成功之母。
006 什么情况下能从失败中吸取教训?
比如,你学开车,一开始上路会犯很多的错,教练会立即给你指出,纠正过来,慢慢你就会了。你的每一次错误都是一次失败,但的确你能从中吸取教训。这就是“刻意练习”中的“反馈”。(试错范围的失败)
007 真正意义上的失败是这样的
比如,外科医生做手术,通过案例分析,得出几个结果:
我的失败不是我的成功之母,别人的失败可能是我的成功之母。
008 为什么会这样?
因为人们总是自我感觉良好。成功了感觉我很厉害,失败了把原因归于外部条件。这样,成功了可以找找自身原因总结经验,失败了根本不会总结什么真正的教训。
009 反馈有两种
针对个人的反馈,直接指责本人不行,起到坏作用。有效反馈不能针对个人,必须针对技术动作。
010 有效反馈满足三个条件:
及时。一旦不对马上有人给你指出来
对事不对人。你错了,下次改正过来就是,没必要上升到“你这个人行不行”的层面。
错误的代价很小。
011 最好的失败
在没有人看见的时候偷偷跌倒
012 我的感悟
我比较认同文章的观点,因为成功是一种习惯。一个人习惯了成功就难再失败,比如一个学生考试每次都考140,你要让他考80分就很难并且也不会习惯。而失败也是一种习惯,一个学生每次考试都是80分,突然有一次他考了140,一是很难,二是考了那么多,他也不习惯。所以,我们要喜欢成功,那么我们就需要养成一些成功的习惯。
背后的刻意练习是让我们成功的前提,也是给自己失败的机会。并且要懂得如何进行有效反馈,记得对事不对人。有时候之所以他人不接受我们的建议和指正,在于我们的表达方式,不带评论的观察是人类智力的最高形式(《非暴力沟通》)。
归因要准确。成功有成功的因素,失败有失败的原因,我们要学会先从自身出发的需求原因,由内而外,这样更有助于经验总结形成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