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苹果手机发布会,总会给市场带来持续很长的热度。其实和往年的战略一样,设计上并无太大创新,价格上继续走高。今年发布的iPhone XS Max用一个字来概括,那就是“贵”。如果你认为贵可能会市场遇冷,那你就错了。数据显示:iPhone XS系列首发当日比去年iPhone X系列首发当日销售额增长1300%,刷新iPhone新品首发历史记录。
事实证明,如今的苹果,已经到了不需要考虑销量只需要考虑产量的独步天下的地步了。作为世界估值最高的企业,苹果市值更是冲破1万亿美元大关。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智能手机市场和互联网市场,2017财年,大中华区为苹果贡献营收450亿,占了年营收的20%。苹果认为消费者愿意为iPhone花费更多钱,虽然它的手机早就已经比对手高很多。作为一个在产业链顶端赚的盆满钵满的国际公司,它旗下的供应链企业又利润几何呢?
在苹果公布的全球200大供应商名单中,中国大陆占27家,分别是:瑞声科技,伯恩光学,京东方,比亚迪,宏明双新,超声印刷板,依顿电子,歌尔声学,恒铭达,长电科技,金龙机电,科森科技,蓝思科技,立讯精密,美盈森,凯成科技,山东创新,上海实业控股,德赛电池,深圳富诚达,欧菲光,信维通信,深圳裕同包装,安洁科技,东山精密,豪威科技,欣旺达。
尽管苹果和利润和市值不断飙升,但是几乎所有的苹果下游供应链企业净利率都不高,苹果通过巨量的订单带来的强大议价能力,再将利润留在自家后院。西方媒体称苹果的代工厂为“血汗工厂”,其实并不夸张。如下图为例,除欧菲科技刚入围苹果供应商数据没有可比性外,几乎所有的苹果供应链企业净利率都在下降,并且低到发指,普遍在2%-5%之间。
不仅利润低,还面临可能被淘汰的严峻考验。“没有永远的技术,不创新,就会被淘汰。”这句话最适合于苹果的供应商们。每一年,苹果都会淘汰一些供应商,一方面是自己掌握了技术,另一方面就是没有创新。而如果下游供应链企业完全依赖于苹果,一旦淘汰就几乎活不下去。
以苹果的电池供应商为例,中国有两家电池厂商给苹果供货,分别是德赛电池和欣旺达。对比这两家的财务数据更有代表性,2012年,欣旺达的营收规模只有德赛电池的一半左右,但据2018年半年报数据,欣旺达的营收已经超出德赛电池15%以上,净利润更是超过50%之多。究其原因,德赛电池选择了跟随老大战略,据2018年半年报,公司六成以上业务是给苹果生产电池。而欣旺达坚决的选择了“去苹果化”的路线,把对苹果的依赖度减少至30%左右,其余的70%的营收业务转向了多元化创新发展。
不难看出,作为核心企业的上下游企业,企业升级与创新成了一条艰难但必须要走的路,而这条道路面临的最大的问题就是“资金”。利润率低,企业拿不出资金再去创新,对于本身营收不高的中小企业,向银行申请融资贷款也是一条不易的路。这几乎也困扰着绝大部分传统供应链企业。
但是,在去中心化的区块链新技术里,传统供应链里的老问题正在被解决。区块链为供应链金融提供了全新的融资方式。以区块链项目Synergy为例,供应链环节里所有节点数据通过共识机制和智能合约在Synergy公链上存储,可追溯、不可篡改。融资企业申请融资、核心企业参与数据核实以担保,Synergy平台提供资金供需撮合服务,银行或资金需求方参与智能合约还款,资金给予方还将获得奖励,这使得整个供应链金融环节变得安全、简单、数字化、可验证,有效解决了传统供应链里“融资难”的问题。
作为产业链顶端的苹果公司,通过高端溢价品牌尽可能榨取更多利润,获得更多营收,但是作为苹果上下游的传统供应链企业,如何能把握好在区块链新技术下能实现转型与创新发展的机会,中国的产业链集体破茧成蝶也就指日可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