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家全球知名的电子制造企业中,曾经发生过这样一件事。公司总部决定在新款智能手机的生产中引入全新的芯片封装技术,以提升产品性能。
地区综合部在收到总部通知后,由于相关工作人员对技术细节一知半解,且未深入研究该技术变革对制造部生产流程的巨大影响,便草草地将通知转达给了制造部。
制造部在没有充分理解和准备的情况下开始尝试新的生产工艺,结果出现了大量的次品,生产进度严重滞后。不仅如此,由于综合部在与总部沟通后续技术支持和物料调配时信息传达不及时且不准确,导致制造部在关键物料短缺时无法及时得到补充,生产线被迫停工数日。
这一系列问题引发了两个部门之间的相互指责和推诿,员工士气低落,企业也面临着新品延迟上市和客户流失的巨大风险。
这一案例深刻地揭示了地区综合部与制造部在沟通协作中可能遭遇的困境。在企业的运营管理体系中,地区综合部与制造部犹如车之两轮、鸟之双翼,相互协作才能推动业务的顺利开展。
然而,由于两个部门的职能差异与工作重点不同,在领导层面的沟通中若稍不留意,便可能陷入误区,影响部门间的协同效率与企业整体发展。以下便是六大沟通忌讳需格外警惕。
一、信息截留与误导
地区综合部常常作为信息的汇聚与分发中心,在与制造部领导沟通时,切忌对关键信息进行截留或故意误导。
例如,公司总部下达了关于新产品生产工艺调整的重要通知,综合部若因个人主观判断或为了避免麻烦,未完整、准确地传达给制造部领导,可能导致制造部按照旧工艺生产,造成产品质量不合格或生产延误。这种行为不仅破坏了部门间的信任基础,还可能引发一系列连锁反应,给企业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和声誉损害。
改进方向与调整措施:
建立信息标准化传递流程,无论是书面通知还是口头传达,都要有明确的信息记录和确认机制。
例如,使用专门的信息传递表格,详细记录信息内容、传达时间、接收人签字等信息,确保信息可追溯。
综合部要提升信息敏感度和责任感,在收到信息后,第一时间进行分析梳理,判断其对制造部的影响,并及时、全面地传达。对于不确定的信息内容,要及时与总部或相关部门核实,避免误传。
二、忽视专业差异
制造部的工作具有高度的专业性和技术性,综合部在沟通时不能忽视这种专业差异。
比如,在讨论生产设备升级计划时,综合部如果仅凭自己的一般性认知,对制造部提出不切实际的要求或建议,如要求在极短时间内完成复杂设备的更换且不考虑生产流程的适配性,制造部领导会感到综合部对其工作缺乏尊重与理解。
这将阻碍双方深入有效的交流,使沟通陷入僵局,不利于问题的解决和工作的推进。
改进方向与调整措施:
综合部在涉及制造部专业领域的沟通前,应主动学习相关基础知识,提前了解制造部的工作流程、技术难点和行业标准等内容。
可以邀请制造部的技术专家进行内部培训,或者查阅相关资料、案例进行自我学习。
在沟通中,采用虚心请教的态度,多倾听制造部领导的意见和建议。
以合作探讨的方式提出问题和想法,例如说“我对这方面了解有限,想听听您的专业看法,我们怎样做能更好地配合设备升级计划,既满足生产需求又不影响整体运营效率呢?”
三、情绪化表达与指责
在面对工作中的问题或冲突时,综合部与制造部领导都应保持冷静和理性。忌讳在沟通中出现情绪化表达与无端指责。
例如,若因产品交付延迟导致客户投诉,综合部不能在未深入了解原因的情况下,就对制造部领导发脾气,指责其管理不善。这种情绪化的沟通方式只会激化矛盾,让制造部员工产生抵触情绪,而不是积极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最终影响整个团队的合作氛围和工作效率。
改进方向与调整措施:
当遇到问题或冲突时,双方领导应先深呼吸,给自己3 - 5 分钟的冷静时间,避免立刻做出反应。
然后共同收集问题相关的数据和信息,如生产进度记录、物流配送详情、客户订单要求等,通过客观事实来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
建立以解决问题为导向的沟通框架,例如采用“问题 - 原因 - 解决方案 - 责任分工 - 时间节点”的沟通模式。
在沟通中,专注于如何解决问题,而不是互相指责。
如“这次产品交付延迟了,我们一起看看是生产环节、物流环节还是其他环节出了问题,找到原因后我们商量下各自能采取什么措施,谁来负责,什么时间完成,尽快解决客户投诉问题。”
四、缺乏前瞻性规划沟通
地区综合部负责多方面的统筹协调工作,应具备一定的前瞻性。在与制造部领导沟通时,不能只着眼于当下的问题,而忽视了对未来发展的规划沟通。
比如,在市场需求逐渐向定制化产品转变时,综合部若未能提前与制造部探讨如何调整生产布局、人员培训以及供应链管理等方面以适应这种变化,等到市场需求大规模爆发时,制造部将措手不及。这会使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处于被动地位,错失发展机遇。
改进方向与调整措施:
综合部应设立专门的市场趋势研究小组或岗位,定期收集和分析市场数据、行业动态、竞争对手情报等信息,并形成详细的报告与制造部共享。例如,每月发布一份定制化产品市场趋势报告,包括市场规模增长预测、消费者需求变化特点、竞争对手定制化产品策略等内容。
建立定期的战略规划沟通会议机制,至少每季度召开一次,专门讨论企业未来的发展方向、市场变化对生产制造的影响以及应对策略。在会议中,综合部和制造部共同制定短期(半年- 一年)和长期(三年 - 五年)的生产规划和协同计划,明确各阶段的目标、任务和责任部门。
五、越权指挥与干涉
综合部与制造部虽相互关联,但各有其明确的职责范围。
综合部在沟通中切忌越权指挥制造部的具体生产工作。例如,在生产任务紧张时期,综合部直接插手制造部的排班、生产流程细节安排等工作,这会打乱制造部原有的管理秩序,引发制造部基层员工的困惑与不满,也会让制造部领导觉得自身权威受到挑战,从而破坏两个部门之间的和谐关系,降低工作效率。
改进方向与调整措施
明确部门职责说明书和工作流程手册,详细划分综合部和制造部的职责权限和工作边界。
在沟通中,如果涉及到跨部门工作,严格按照流程手册规定的协作方式进行,例如通过特定的协调会议、项目小组等形式开展工作,避免个人随意越权指挥。
当综合部发现制造部工作中可能存在问题或需要调整时,应采用建议而非命令的方式与制造部领导沟通。
例如,“我们在综合管理过程中发现近期生产排班可能对员工效率有一定影响,我们收集了一些数据和其他企业的案例,您看是否有参考价值,咱们一起探讨下如何优化排班,既能保证生产任务又能提高员工满意度。”
六、沟通渠道单一与不及时
有效的沟通需要建立多渠道且及时的通信机制。
综合部与制造部领导之间忌讳仅依赖单一的沟通方式,如仅通过定期会议进行交流。
在生产过程中可能会突发设备故障、原材料短缺等紧急情况,如果综合部不能及时通过电话、即时通讯工具等多种渠道与制造部领导取得联系并共同商讨应对策略,就可能导致问题扩大化。及时的沟通能够将风险控制在最小范围内,保障企业生产运营的稳定。
改进方向与调整措施
建立多渠道沟通平台,除了定期会议外,还应建立即时通讯群组(如微信工作群、钉钉群等),方便双方领导及时沟通日常工作中的问题和信息。
同时,预留紧急联系电话,确保在突发情况下能够迅速联系到对方。- 制定沟通响应机制,明确规定在收到对方信息后,应在多长时间内给予回复。
例如,对于非紧急信息,在2 小时内回复;对于紧急信息,要立即回复并启动相应的应急沟通流程。
定期对沟通响应情况进行检查和评估,确保机制的有效执行。
地区综合部与制造部领导在沟通交流中,只有规避这些忌讳,秉持尊重、理解、协作的态度,建立起高效、畅通的沟通桥梁,才能使两个部门紧密配合,为企业的持续发展注入强大动力,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正如开篇案例中的企业,在经历了那次危机后,痛定思痛,全面整改沟通机制,严格遵循上述原则,两个部门逐渐形成了良好的协作关系,企业的运营效率大幅提升,后续产品的推出也都顺利且高效,重新在市场上赢得了声誉和份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