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运营深度精选群里的小伙伴分享了《精力管理》,深有体会。
平时我们总把可以做但未完成的事情归因于拖延症,实际上很大情况是精力缺失了。
比如我,每天想着今天有几个任务没做,要读的,要写的,要锻炼的,记着记着,总想等一个有空的时间,一到晚上九点钟,可以开始做了,又犯困了。或者坐在床边,又忍不住拿起手机看看微信里的对话,几个群看完,眼皮也开始打架了。
这是一个很不好的状态,很容易恶性循环。
要把对你来说心理上有点小困难的事情放在精力相对比较好的时候做。
白天要工作,晚上回来要陪小孩,又想早睡,那只有早起才能完成任务了。
很多时候早上可以起但并没有起来,原因在哪呢?
一、人性本来的懒惰;
二、没有足够有动力的目标。
前段时间,定了每周要看一本书。所以一到六点钟,即使眼睛还涩痛,也还是起床了,就是目标根植于心的结果。
最近因为要看的太多,目标感不是那么强烈,反而懈怠了。
一日之计在于晨,早起是于我唯一现行可解决的办法。
平时工作中也要注意每工作一个半小时,要适当的休息一下,补充精力。
我们都羡慕精力旺盛的人,岂知精力也是可以培养的。
精力包含四个方面:体力,情绪,意志和思维。
体力不用说了,情绪就是尽量保持正面的,乐观的,自信,平和,安宁等,这些都可以让我们的精力不被无端浪费。
意志指的是坚持,怎么做到坚持?需要有强大的自律。比如今天有一件事必须做,你还在拖延,想想第二天后悔的心情吧;想想做完后,即使完成的不是那么美好,但也算小小的安慰了。
有时越来越觉得,我们越长大反而不如小时候了。
小时候还知道今日事今日毕:
每天的作业必须做完,有时还会往前超一大截;
每天可以写日记,现在有多困难看看那些打卡群便知;
小时候作文可不就是总分总,分总,总分,像不像现在的《金字塔原理》Or《思维导图》?
也许,成人的事情更多了,所以做不过来了;
当然,更重要的还是精力管理。
思维是什么呢?我的理解是做事方式的转变。
化繁为简,换个角度,不耗时耗力,这样也可以节省精力。
从这四点加强约束,做好每天要做的事,是不是不再有拖延症一说啦?
其实最核心的就两点:强烈的目标,强大的自律;
练好这两招,你必游刃有余于精力之海,每天睡个安稳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