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娘给的包子里,混了两个玉米窝头。
其实不叫窝头,因为里面还包着菜馅。
玉米面粗糙的口感,被青菜豆腐馅的脆嫩磨平。略甜的玉米面,咸香的青菜馅,一口一口下去,吃了还想吃。
菜包子吃完,想起那俩窝头的美味,半夜进厨房捣鼓。
三大汤勺玉米面,三大汤勺白面,比例1:1。老娘没说用白面,我自创的,光玉米面没粘性。老娘还说不用发面,但我想着的是面团发一发会不会更好吃?
向来不按常理出牌,所以,我整出来的面食长得怪味道也怪不足为奇。
家里没有酵母,用半杯酸奶代替,想起老娘说要放小苏打,又往面粉里倒了大约2克的量。
面团和好,盖上保鲜膜,就放那儿发酵。
以前蒸个包子烙个饼,发酵总掌握不好,不是时间太短,就是温度太底,再不然就是酵母放置时间太久失效。
这回,面团放一晚,就算用的是酸奶,我不信你发不起来。
第二天天没亮就迫不及待去看,面团好像没大多少,酸味倒是一阵阵扑鼻而来。
取案板揉面,有点粘手,揉出里头的空气再醒发。取菜盆,冰箱里有两根油麦菜焉焉的正好,洗干净切碎挤水分的工序就可以省了,豆腐切粒、熟猪肉切粒,酱油醋盐还有香油一拌,馅也好了。
这玉米面,没伸延性,像包子那样包馅可包不住,不知老娘咋包起来的,我像包汤圆那样包,底下给它按个小坑,表明它是窝窝头不是汤圆。
一块面团,就包了五个小窝头,太少。瞅瞅装玉米面的盒子,还有大半个底,全倒出来,不加酸奶不发酵,加了水直接团成小窝头,又是5个。
两个竹制的小蒸笼买来好长时间,一直没用过,今天就秀上一把。
上蒸笼,大火。二十分钟后开盖,虽然模样不够俏俊,胖的胖瘦的瘦,还一个个裂着大嘴,好歹还是窝头的样子,金黄金黄。
那加白面加酸奶的,吃起来有一股奶香味,微微的回甜,菜馅,原本担心又是盐又是酱油又是老抽会不会拌得太咸,结果刚好。
那纯玉米面没加馅的小窝头,带点苦味。是玉米面不够新鲜?还是做窝头必须要放糖?
味道是有记忆的。想起很久很久以前奶奶的柴火灶,灶上的大铁锅一锅多用,熬粥、炒菜、蒸馒头、烙饼样样都做得来,那个时候,餐桌上的白面馒头很少,玉米窝窝头常备,虽然粗糙得难以下咽,可是却不苦啊。那个时候,别说糖,连香油都按“滴”来佐餐。
奶奶离去已经二十多年了,心头酸酸想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