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吾未见刚者。”或对曰:“申枨。”子曰:“枨也欲,焉得刚。”
孔子讲:“我没有见到过刚强的人。”有人回答孔子讲:“申枨刚强。”孔子回答到:“申枨也是一个嗜欲的人,怎么有刚强的品格呢。”
“刚”本来是描述固体的特性“硬度”,与物体的材料组成的有关,一般视石头属刚,而视鸡蛋为柔,所以鸡蛋与石头相碰,总是鸡蛋碎裂而石头无损,不过刚与柔只是一种相对的比较,如鸡蛋相对于枯草又为刚,鸡蛋从母鸡肚里落入草窝里却能完整。所以我们所论及的物体的“刚”只是一个相对的概念。
“刚”在形容人的品格时意为“刚强”,人的意志坚强而不柔弱,“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移”便是“刚德”,但它也只是一种相对的概念,从孔子认为的“枨也欲,焉得刚”可以看出儒家认为“刚”是与“欲”相对的,人的意志战胜了欲望则为“刚”,人的意志受屈于欲望则为“无刚”。
“欲”是一种需求,基于外在和自我的需求,由人不可克服的生物性和社会性决定,食欲、性欲、权利欲及精神满足欲皆是因为人的身体和精神有需求而产生,但这些欲望是自然性的,因而没有对错。欲望被定义为对与错的原因,在于人类社会为限制欲望,而设置了各种规则,包括法律、道德、宗教等,因而从此欲望便有了是否符合规则对与错的判断。而这些规则则随着社会的进展不断的更新,因而出现了各种“禁欲”的不断解除,对于每个人的欲望实现的包容程度的高低,已经渐渐成为了一个社会是否文明开放的标志。
为什么要设定各种规则来限制欲望?大概在于人类社会之初各种资源的稀少和不均等,导致这些人的自然的需求不能够都完全被满足,因而人类采用了限制的方式来保证社会里每一个人的欲望的相对满足,为此制定了严密的规则及相应的惩戒方法。
是人的意志让人受制于这些规则,意志是“反自然性”的,意志要求人克服欲望的自然性,对欲望进行约束。
当人的欲望强盛时,而意志薄弱时,人则会被欲望左右,故孔子讲“枨也欲,焉得刚。”
所以,孔子开头就讲“吾未见刚者。”,大概在于承认每一个人都具有欲望,而人的意志却往往却没有达到能够完全克服欲望的程度,所以这世界上并没有一个真正绝对意义上的“刚者”。
所以孔子讲的只是是“欲,焉得刚”,而不是“无欲则刚”,至宋明理学提出“去私欲,存天理”,彻底否定人的私欲从而出现了道德与私欲集一身的“阴阳人”的文官体制,从某种意义上讲是认知上一种“差之毫厘,失之千里”的偏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