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备课时,就考虑到孩子们学习这类文章有困难,虽然通过老师讲解可以理解课文内容,但是很难体会到这个奇迹是怎样诞生,在抗日战争中有怎样的重要作用。因为孩子们对中国抗战史了解的太少。
所以在教授冀中地道战这一课时,我带领学生们开启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历史之旅。
首先,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我向他们详细介绍了当时的历史背景。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冀中人民面临着残酷的敌人和艰难的生存环境。通过了解历史背景,学生们对冀中人民的勇敢和智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接着,学生们熟读课文后,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学习画地道图。他们根据课文中的描述,认真地绘制着地道的布局。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们不仅提高了阅读理解能力,还培养了团队合作精神。每个小组都展示了自己绘制的地道图,并进行了探讨解疑。大家积极发言,分享自己对地道结构的理解和想法,课堂气氛十分活跃。
随后,我让学生们每人设计一副地道图,并以四人小组为单位,在班级展示学习成果,这时有学生就问我:可不可以四个人的图对接,形成更大的地道群?当然可以,村村相通,户户相连。学生们马上给自己的地道图加上与同组同学的地道图相通的地道,一个个完整的地道群呈现出来,学生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设计出了各种各样的地道:有的地道设有陷阱,有的地道有秘密通道,还有的地道可以储存粮食和武器,各种生活场所一应俱全,这可真是超出我的预料。通过这个活动,学生们对地道战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也锻炼了他们的设计能力和思维能力。
边学习边讨论,地道战的出现的原因和优点:
地道战为了打破敌人封锁:日军在冀中平原上修筑了大量的据点、碉楼、封锁沟和公路,将冀中平原细碎分割成众多小块,形成了严密的封锁线。地道战的出现,使得冀中人民能够在地下突破敌人的封锁,实现人员和物资的流通,保持了抗日根据地的相对独立性和稳定
地道战不仅是一种防御手段,更是一种可以主动出击的战斗方式。地道内的民兵和八路军战士可以在敌人的攻击中灵活机动,给敌人以出其不意的打击。例如,当武工队袭击敌人据点时,地道内的民兵和八路军战士可以从侧面或后方给予支援,形成夹击之势,从而取得战斗的胜利。
在讨论环节,学生们纷纷发表了自己对地道战的看法。他们被冀中人民的勇敢和智慧所折服,也深刻体会到了团结一心、抵抗外敌的重要性。有的学生说:“地道战是冀中人民的伟大创造,它让敌人陷入了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有的学生说:“地道战体现了中国人民的顽强不屈和聪明才智,我们应该向他们学习。”通过讨论,学生们的思想得到了升华,也增强了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感。
为了让学生们更好地感受地道战的氛围,我们学唱了地道战主题歌。激昂的旋律和振奋人心的歌词,让学生们仿佛回到了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他们用嘹亮的歌声表达了对英雄们的敬意和对祖国的热爱。
最后,我们一起观看了地道战电影。电影中精彩的画面和紧张的情节,让学生们更加直观地了解了地道战的过程和意义。他们被冀中人民的勇敢和智慧所感动,也深刻体会到了今天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
通过这一系列的教学活动,学生们不仅学到了知识,还培养了团队合作精神、创造力和爱国情感。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探索更多的教学方法,让学生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历史,传承红色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