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中地道战教学随笔》

      在备课时,就考虑到孩子们学习这类文章有困难,虽然通过老师讲解可以理解课文内容,但是很难体会到这个奇迹是怎样诞生,在抗日战争中有怎样的重要作用。因为孩子们对中国抗战史了解的太少。

    所以在教授冀中地道战这一课时,我带领学生们开启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历史之旅。

    首先,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我向他们详细介绍了当时的历史背景。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冀中人民面临着残酷的敌人和艰难的生存环境。通过了解历史背景,学生们对冀中人民的勇敢和智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接着,学生们熟读课文后,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学习画地道图。他们根据课文中的描述,认真地绘制着地道的布局。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们不仅提高了阅读理解能力,还培养了团队合作精神。每个小组都展示了自己绘制的地道图,并进行了探讨解疑。大家积极发言,分享自己对地道结构的理解和想法,课堂气氛十分活跃。

    随后,我让学生们每人设计一副地道图,并以四人小组为单位,在班级展示学习成果,这时有学生就问我:可不可以四个人的图对接,形成更大的地道群?当然可以,村村相通,户户相连。学生们马上给自己的地道图加上与同组同学的地道图相通的地道,一个个完整的地道群呈现出来,学生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设计出了各种各样的地道:有的地道设有陷阱,有的地道有秘密通道,还有的地道可以储存粮食和武器,各种生活场所一应俱全,这可真是超出我的预料。通过这个活动,学生们对地道战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也锻炼了他们的设计能力和思维能力。

    边学习边讨论,地道战的出现的原因和优点:

      地道战为了打破敌人封锁:日军在冀中平原上修筑了大量的据点、碉楼、封锁沟和公路,将冀中平原细碎分割成众多小块,形成了严密的封锁线。地道战的出现,使得冀中人民能够在地下突破敌人的封锁,实现人员和物资的流通,保持了抗日根据地的相对独立性和稳定

      地道战不仅是一种防御手段,更是一种可以主动出击的战斗方式。地道内的民兵和八路军战士可以在敌人的攻击中灵活机动,给敌人以出其不意的打击。例如,当武工队袭击敌人据点时,地道内的民兵和八路军战士可以从侧面或后方给予支援,形成夹击之势,从而取得战斗的胜利。

    在讨论环节,学生们纷纷发表了自己对地道战的看法。他们被冀中人民的勇敢和智慧所折服,也深刻体会到了团结一心、抵抗外敌的重要性。有的学生说:“地道战是冀中人民的伟大创造,它让敌人陷入了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有的学生说:“地道战体现了中国人民的顽强不屈和聪明才智,我们应该向他们学习。”通过讨论,学生们的思想得到了升华,也增强了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感。

    为了让学生们更好地感受地道战的氛围,我们学唱了地道战主题歌。激昂的旋律和振奋人心的歌词,让学生们仿佛回到了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他们用嘹亮的歌声表达了对英雄们的敬意和对祖国的热爱。

    最后,我们一起观看了地道战电影。电影中精彩的画面和紧张的情节,让学生们更加直观地了解了地道战的过程和意义。他们被冀中人民的勇敢和智慧所感动,也深刻体会到了今天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

    通过这一系列的教学活动,学生们不仅学到了知识,还培养了团队合作精神、创造力和爱国情感。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探索更多的教学方法,让学生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历史,传承红色基因。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冀中的地道战》是部编版五年级上册第8课的课文,这篇课文从冀中地道战的出现原因、作用、地道的样式结构及特点等...
    OoMs甄阅读 7,033评论 0 0
  • 《冀中的地道战》是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8课。本文讲述了地道战出现的原因和背景,以任丘为例,介绍了地道如何保障人们...
    浅心静文阅读 3,211评论 0 2
  • 在教学这篇课文之前,我首先布置了预习作业:1.认真观看电影《地道战》;2.结合电影《地道战》读课文;3.上...
    a02de3bd0080阅读 421评论 0 0
  • 《冀中的地道战》这篇课文,是一篇传统课文,它要求我们教学时让学生了解我国人民在抗日战争中表现出来的顽强斗志、无穷的...
    7920d3e9d0bd阅读 826评论 0 1
  • 《地道战》这部影片讲述了1942~1944年间,日本鬼子在冀中平原上进行“大扫荡”,冀中人民团结一心,利用结合了冀...
    板小领读者张永剑阅读 208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