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无声自留痕(64)

【2017年1月2日】今天,家里人去孔圣山玩。

我却一早就悄悄的坐车往湛江市区,到霞湖公园黄姨的旧书店,寻寻觅觅,总想淘几本自己喜欢读的旧书。

翻来翻去,最终淘得1979年版、1992年印刷的《辞源》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日史》一套(1949—1999,50卷)。奇弟开车帮我送回。

下午整理书籍,上架。


陈老师是教中学历史的,一见《中华人民共和国日史》,欢喜莫名,即取去第1卷,言先睹为快。

晚饭后,大女开车送我去眼镜店,修好3副眼镜,她又为我买了放大镜,这回连5号字都难不到我了。

夜,老程、老潘来坐,谈康进当年购买公司材料厂地皮事,托查当时财会单据。我即打电话给主管会计老卢,他挺干脆,说叫老潘明天上午到公司8楼取复印件即可。

闲谈中,老陈说他有一周姓朋友,在市报当记者和编辑,省新闻界亦有其友,可带我去见他们。

我说,报刊编辑是很严谨的,只看文章不看人。再熟悉的人,如果文章写得不好,他们决不会轻易刊发。我曾多次投稿,这点认识缘自多家省内外报刊,诸如省某些部门的杂志、南方日报、广州日报、红极两广一时的声屏报、云南昭通报、广西农垦报、玉林晚报、河池日报等,那些编辑与我素昧平生,知我者谁?还不是刊过我的稿子?听我言语,老程默然。

在与老程闲谈中,我发觉他口吐粗言。有事上人家家里尚且如此,可见此人是文化素养较差者。

老潘却平静,忠厚得多。

他俩告辞后,我即发了一条微博,言霞湖印象。

临睡前回顾今日所为,淘些旧书回来看看,并无不当。不妥的是,做三文,吃十二。淘的旧书超过了原来的计划,带去的钱不够,竟打电话叫宾侄带300元来并帮我将书运回。宾侄正上班,后来还是奇弟开车来了,不仅帮我付足了书款,还开车送我返遂。

弟媳正在病中,需要奇弟照顾,我为了些旧书,竟然打扰他,自觉内疚。

在车上,见奇弟比前两天我和大哥大嫂去看他们时又瘦了点。我说:奇弟,你这段时间辛苦了。

阿珍最辛苦,奇弟说,经过两次化疗,她瘦得落了形,吃得少,又不吸收,痛得她无法安睡。

听他这样说,我心里很难过。唯希望弟媳能早日康复。

车过麻章,我们一路沉默。

到家,卸下书,奇弟即开车返湛。




惠州艺术馆展品。雁韧摄

惠州艺术馆展品。雁韧摄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通过简信或评论联系作者。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2013年3月6日】凌晨两点即起,写字至九点,随后到镇派出所为同事欧养出具户籍证明。 户籍民警姓张,是个年轻漂亮...
    雁韧阅读 4,544评论 14 44
  • 〔2013年3月2日〕醒得太早,才凌晨两点。亮灯,读《中华掌故类编》第五辑,一则则精短的掌...
    雁韧阅读 4,421评论 3 53
  • 〔2011年1月26日〕上午,闲来无事,整理书籍。我将所有藏书作了一番...
    雁韧阅读 4,840评论 25 22
  • 文/吴鸿勇 岁月无声自留痕 23 〔2011年1月1日〕元旦。晨6时起,在记事...
    雁韧阅读 4,581评论 10 17
  • 【2017年1月7日】早上8点,我到银塔酒店订了茶位,静候事先约定的老友,他们自湛江市区过来。 直至9:30,华、...
    雁韧阅读 2,593评论 2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