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家庭教育指导成为新时代教育刚需要地(大钢)
家庭教育指导成为社会刚需
家庭教育需要专业化父母
家庭教育指导在新时代有良好前景
2.具体学习内容和精华
父母新“理念”
家庭教育,是对孩子“性价比最高”投资!
孩子无法选择自己有什么样的父母,但你有能力选择成为“什么样”的父母!
成为好父母培育好孩子,要“趁早”!
优秀的家长总是走在前面,未雨绸缪,事情没有发生前就做好充分的准备,视野格局不一样。
家庭教育是孩子一生教育的底色。
中小学生学习意愿、学习动力不足的比例已经超过50%;相对的80%左右的家长不懂如何正确教育孩子,亲子矛盾和冲突日益严重;80%的中国家庭=焦虑的妈妈+缺席的爸爸+情绪问题的孩子。
“心理健康蓝皮书”〈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中指出:小学阶段的抑郁检出率约为1成左右,中重度抑郁的检出率约为1.9-3.3%;初中阶段的抑郁检出率约为3成左右,重度抑郁的检出率为7.6-8.6%;高中阶段的抑郁检出率接近4成,其中重度抑郁的检出率为10.9-12.5%。
国家政策多项政策出台:
2019年5月23日,〈中共中央 国务院产感动深化教育教学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出台第24条,重视家庭教育,加快家庭教育立法,强化监护主体责任。
2021年10月23日,〈家庭教育促进 立 法〉第14-23条规定,父母进入“依法带娃时代”
家庭教育需要“专业化父母”
举例:江梦南半岁失聪,靠读 唇 语成为清华博士生
妈妈在知道孩子的特殊情况后,自己先去学习,学完后来教育自己的孩子,通过父母的用心细心引导,成为优秀的孩子。始终没有放弃孩子,始终认为孩子很优秀。
孩子的优秀是家长的写照。
家长早学习,孩子少伤害。
每个学霸的背后都是优秀的父母。
在养育孩子过程中,你有 经历过这些困扰吗?
焦虑、困惑、委屈、无奈、无助、担心、挫败、纠结
孩子就是父母的复印件,20年后你希望孩子成什么样的人?
要想孩子成为了这样的人,你能做些什么?
如果孩子生活在敌意中,他就学会了竞争
如果孩子生活在批评中,他就学会了指责
如果孩子生活在恐惧中,他就学会了顾忌
如果孩子生活在消极中,他就学会了焦虑
如果孩子生活在鼓励中,他就学会了自信
如果孩子生活在自律中,他就学会了自主
如果孩子生活在欣赏中,他就学会了赞美
如果孩子生活在善意中,他就学会了温暖
“好家长”该具备专业素养模型:
积极教育理念
科学的教育态度
恰当的教育方法
家长越来越轻松,孩子越来越快乐,亲子关系越来越亲密
“好父母”具备六项特质
1.终身学习榜样者,父母是要当一辈子角色,只有不断学习和提升,才能当一个称职的父母。
2.积极教育实践者,优秀父母共同点就是在教育孩子上费尽心思
3.有效沟通引路者,做倾听式父母,开启走进孩子心灵世界大门
4.学习动力引导者,父母能够成为孩子学习上的导师,帮助孩子适应应试教育的竞争
5.习惯养成助力者,孩子身上好习惯Or坏习惯,都是我们做父母的有意无意培养出来的
6.积极品格塑造者,意志、品德等积极品质是通过父母行为潜化进孩子的血肉的
成就“好家庭”八项法则
欣赏互爱,家是爱的港湾,每一位家庭成员都应把赞美、支持和爱视为家庭最高价值,超越一切事物,让温暖长存。
全然接纳,没有完美孩子,也没有完美父母,要全然接纳孩子优点、缺点、过去,现在和未来,接纳孩子原本样子,孩子也会因为你的接纳具有更多成长勇气。
彼此看见,教育孩子不是灌输,而是彼此看见,点燃火焰,看见每一位成员的需求、优势、美德、价值和贡献
积极心态,身教胜于言教,父母活出自信、轻松、幸福状态,这份状态也会传递给孩子,影响孩子
彼此尊重,孩子不是父母附属品,每一位家庭成员都有自己小世界,要全然尊重彼此选择,完成各自使命和任务
促进思考,家庭的任务不是为成员提供答案,替成员做决定,而是帮助他们自己思考找到答案
共同参与,每一位家庭成员都很重要,都有权利参与到家里各项事物,各抒己见,共同承担风险和挑战,共同分享欢喜和快乐
传承善意,每一位家庭成员心怀感恩、乐于助人、传递善意、收获幸福果实
社会快速发展给家庭带来四大挑战:
社会经济迅速发展,社会教育观念更新,信息化时代来临
新时代是家长和孩子“共同成长时代”, 家庭教育指导大势所趋,势在必行。
家庭结构改变与家庭生活方式变迁
孩子成才期望攀升与家庭教育素质缺失
网络信息的多元丰富与家庭功能和精神弱化
现代人才价值取向与传统教育人才观念冲突
家庭教育指导师的职业前景
利己助人还利他 --先让自己家庭和孩子受益,有意愿带动,影响其他家长学习和成长
专业人才缺口大 --中国城镇有2亿家庭,人才缺口数量巨大
家长重视度提高 --家庭教育是孩子成长的起点,日益受到重视,家庭教育指导师为未来广泛关注的新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