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粤港澳大湾区,人才是关键。2月18日下午,在全省高质量发展大会“加强粤港澳人才协作,强化产业科技人才支撑”分组讨论现场,粤港澳大湾区各地参会代表面向全球人才发出邀约。
然而,由于目前三地人才需求、协作理念、基础条件、体制法律等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异,大湾区人才一体化进展面临着许多挑战和困难。推动粤港澳三地人才协同协作,既是推进市场一体化、建设世界级大湾区的基础条件,也是当前社会各界反映比较集中、需要着力解决的主要问题。因此,我们迫切需要通过更新思维理念,才能有力推动三地人才协作取得实效。
一是正视差异,求同存异。粤港澳三地地缘相近,有特征比较接近的人才政策框架和人才生态环境,具备一定的协作基础。但各主体间在如体制机制、人才数量与结构、人才投入经费等方面的差异客观存在。因此,三地人才协作要综合考虑各方基础的差异,理性估量磨合的工作难度,在人才协作中既要“求大同”,也应“存小异”,多从实际出发,找到利益平衡点,鼓励和提倡协作各方充分发挥各自的特点和优势,在推进粤港澳大湾区人才协同发展中实现三方互利共赢。
二是不搞包揽,市场导向。对于三地人才协作,政府不宜搞大包大揽、包办代替。人才资源的开发,应通过积极培育人力资源市场,大力发展现代人才服务业,在人才的吸引、流动和使用中更加有效地发挥市场主导作用。把权力真正下放给用人主体,让用人单位在奖励名额分配、人才评价等方面拥有绝对的发言权。要强化用人单位特别是企业作为社会化人才开发主体的作用,可以促使用人单位加大人才投入,有利于培养和集聚优秀人才。
三是不拘一格,百花争艳。粤港澳大湾区人才协作是新生事物,没有既成经验,也没有统一模式,往往打破常规,反而能产生生机勃勃的活力。协作可以是双边、多边,点对点、面对面,省与特区、市与特区、市与市、县与县多渠道、多形式、多层次的交流与探讨。在协作协议的框架内,既可以开展统一的协作,也可以是分散、自由的协作;协作行为可以是政府行为,也可以是市场行为、社会行为以及民间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