寥寥星辰
老家真的是个能让人平静下来的地方。
你就站在门口向远处看去。看得到尽头的山和在茅草中若隐若现看不到尽头的路。听的是虫鸣鸟叫风声呼啸,满目柔和满心宁静。若是有人打谁屋前经过,扯着嗓子打招呼的声音整个村都可以听到。热闹和安静在这里奇怪的和谐。
晚上的时候,世界只有三种颜色:夜晚浓浓的黑色、灶里摇曳的火舌、行人手电筒的光柱。有些时候会有第四种颜色,满幕星光,满目星光。那说明第二天是个晴天,那时候天很低很低,好像踮踮脚就可以够到,“手可摘星辰”好像是可以做到的。像用筛子滤过似的,密密的一片,却又大小不一,真的是几百颗,几千颗。不像城市稀疏寥落的几颗星子,初中的时候看过本书,说如今在城市看到的星星都是人造卫星,便没了看星星的乐趣。好在后来一直是要上晚自习的,也终于没了看星星的时间。抬头看到的只是天花板和呼呼直转的电风扇,偶尔晚修的课间和傻狗在走廊看月亮,我们趴在栏杆,在冷风中和喧闹中思考人生,看着月亮。也只能看得到月亮。
月亮,月亮,亘古未变的思乡意象。“月是故乡明”,奈何我是一个对故乡没有太多情感的人。可能这样说有些不妥,这片土地孕育了我,却不是这片土地使我成长。从小到大搬过七八次家,转过几次学,几个城市辗转,高中一个人在出租房住了三年。我是一个没有归属感的人,即使现在也终于有了自己的房间,可我也没了当时那种热烈和渴望。“我的卧室一定要有那种一面墙的书柜”,三楼楼梯那面窗户我很喜欢,如果是小几岁的我,一定会很喜欢坐在那里晒太阳发呆。记得初中的时候,周日早晨,一个很好的晴天。课间我坐在地上靠着墙边晒太阳,班主任又走了过来把我拉起来。可惜我不可能是,所以现在的我也不会像个傻子一样坐在那里。
还是很喜欢放寒假,喜欢回家,回家。不管是哪个城市,有我妈的地方就是家。在外面做不想做的事,说不想说的话。在家真的幼稚到不行,可能是在外面学生把我当老师,老师把我们当作成年人,知道在家里,我仍然担任的是一个孩子的角色,只是一个孩子。我妈有时候会说我任性,说我挑食,说我做事没有计划,不成熟。每次她说这些的时候,我会想告诉她我已经不挑食了,告诉她这些日子我遇到的一些事情,我做的一些事。想想也就算了,徒增担心罢。继续听她絮絮叨叨,好在她现在也很少教育我了。
如果可以,我希望她不要看到我成熟的一面。在她面前我愿意永远做个孩子。
最近做梦总是奇奇怪怪,梦境和现实渐渐重合,总是想起以前的事。最近的事却没什么印象了,好像这一千多天过的都差不多。不知道是这日子的确无趣,还是因为自己,越来越无趣了呢。人都会不自觉美化过去的记忆,面对的是现实的现实。某个晚自习结束走出文综楼的时候,看到难得稀疏几颗星。路上三五成群,喧闹而真实,突然想着,以前和我一起看过星星的人,现在在哪个城市。以后我所在的城市,夜晚的时候又是否会看到星星。
“桥到船头自然直,想这些劳什子作甚。”这样想着,也就加快了脚步,听着聒噪蝉鸣人群喧闹风声呼啸把黑夜和那星子丢在身后了。
1.28-2.12虞安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