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老人被讹,成为社会话题,发端于10年前的南京鼓宇案。自此以后,扶老人被讹,成为月经新闻,隔三差五见诸报端。对扶老人被讹现象,有三种解读:一是老人变坏论,二是坏人变老论,三是巨婴失控论。
第一,老人变坏论:人老了就变成这个样子,因而老人很可恶。这是一种很方便的解释,也是最懒惰的解释,更是不靠谱的解释,是对老人的歧视。然而,当时多数人都是这样想的。
第二,坏人变老论:不是老人变坏了,而是坏人变老了。言下之意:讹人的都是坏人,而这些人变坏,是因在其成长阶段遭遇动乱年代所致。这种解释,结果是什么问题都没解决,同时是对那代人的歧视。
第三,巨婴失控论:对巨婴而言,摔倒是一种失控,而这种失控不是自己的原因所致,必然要在外界找到导致失控的原因,这时逮到谁就是谁。这是最近武志红在其《巨婴国》中,作出的解读,有深度、很新颖。然而,巨婴失控论,实为对老人变坏论的专业分析,是对老人变坏论的理论升级。
以上三种论调,都是对扶老人被讹现象的解读。而小编却有另外的视角:扶老人被讹,到底是不是普遍现象?
虽然,扶老人被讹现象肯定存在,这有大量新闻报道为据。但是,说老人被讹是普遍现象,则缺乏应有依据。俗话说,狗咬人不是新闻,而人咬狗才是新闻。受之启发,我想到三点:第一,在扶老人被讹情况之外,肯定还存在扶老人不被讹的情况,只是这种情况难以为新闻所报道;第二,多数报道扶老人被讹的新闻,都是从被讹者的视角进行观察言说,那毕竟是一方之辞,如此报道,难以客观;第三,在现实生活中,仍然存在撞倒老人而赖帐的情况,虽然因此而导致的司法案件有很多,但难以成为新闻报道热点。
因而结论有两点:第一,扶老人被讹问题,在客观上被夸大了; 第二,既使报道的扶老人被讹事件中,也有很大部分在实际上是碰撞到老人的,但是可能撞人者主观上没有意识到撞人(这种情形在实际生活中较为多见),或者有的是无接触碰撞(虽无接触但有因果关系),或者碰撞者有意赖帐(南京彭宇案发生多年后,彭宇承认当时他与受害人之间发生了接触碰撞)。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扶老人被讹问题会被社会夸大?两个原因:一是媒体的原因,受人咬狗新闻效应的影响;二是新闻受众的原因,媒体的报道方向是跟随受众的喜好倾向走的。可见,扶老人被讹问题被夸大,是因为大众倾向于看到这样的报道。
那么,第二个问题又来了,为什么大众倾向于接受扶老人被讹的报道?原因是,人们反感与厌恶老人的某些方面;换言之,人们内心深处不满于尊重老人的道德要求。
那么,第三个问题又来了,为什么会出不满于尊重老人的道德要求?这是因中国社会转型而形成的问题。
当代中国,由以单位为核心的熟人社会,转为以市场为核心的陌生人社会。但我们的道德规范,未跟上社会转型的步伐。在熟人社会,比如在单位或家庭内部,老人必然受到尊重;而在市场经济背景下,尤其是在陌生人相互交流接触的情形中,老人受到尊重的因素已不复存在。在此情形下,老人的特殊性,在于因其体力及心智能力的降低,其应当受到社会的特别关照。与之相适应,社会的道德要求,应当是关照老人,而不再是尊重老人。因而,当前在如何对待老人问题上,道德要求与社会真实情况之间存在的不协调现象,这是导致出现对扶老人被讹问题夸大化现象的社会心理原因。
总而言之,老人需要的是关照,而不是尊重;尊重老人的要求,会导致他人的反感和社会的反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