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需要的是关照,而不是尊重;尊重老人的要求,会导致他人的反感和社会的反弹。
“扶老人被讹”、“坏人变老了”等成为社会话题,发端于10年前的南京鼓宇案。自此以后,“扶老人被”就成了月经新闻,会隔三差五见诸报端。关于“扶老人被讹”现象的解读,主要有老人变坏论、坏人变老论、巨婴失控论三种论调。
一是老人变坏论。认为人老了就变成这个样子,因而老人很是可恶。这是一种很方便的解释,也是一种愉懒的解释,更是不靠谱的解释,是对老人的歧视。
二是坏人变老论。认为不是老人变坏了,而是坏人变老了;这些人之所以是坏人,是因其成长阶段遭遇动乱年代所致。这种解释,结果是什么问题都没解决,同时构成对那一代人的歧视。
三是巨婴失控论。认为对巨婴而言,跌倒是一种失控,而这种失控不是自己的原因所致,因而需要在外界找到一个解释失控的原因,这时赖上谁就是谁了。这是武志红在其《巨婴国》中作出的解读,实为对老人变坏论的专业表达与理论升级。
然而,小编认为,以上三种论调都不靠谱。小编的思维路径是:首先考虑该问题本身是否成立或者该问题是否准确,即“扶老人被讹”是不是普遍现象;然后再考虑原国是什么。
小编认为,“扶老人被讹”并非普遍现象。第一,在扶老人被讹情况之外,还大量存在扶老人不被讹的情况,只是这些情况难以为新闻所报道;第二,多数报道“扶老人被讹”的新闻,都是从被讹者的视角进行观察言说,那毕竟是单方面的说辞,如此报道,难以客观;第三,在报道的扶老人被讹事件中,也有一部分是与老人发生了实际碰撞,但是或者撞人者主观上没有意识到碰撞到人(这种情形较为多见),或者有的是无接触碰撞(虽无接触但有因果关系),或者碰撞者有意赖帐(南京彭宇案发生多年后,彭宇承认当时他与受害人之间发生了接触碰撞)。
所以说,“扶老人被讹”问题,在客观上被夸大了。那么,问题就来了:
第一,为什么“扶老人被讹”问题会被社会夸大?有两个原因:一是媒体的原因,“狗咬人不是新闻,人咬狗才是新闻”,“扶老人被讹”才具有新闻性;二是新闻受众的原因,媒体的报道方向是跟随受众的喜好倾向走的。也即,“扶老人被讹“”问题被夸大,是因为大众倾向于看到这样的新闻报道。
第二,为什么大众倾向于接受“扶老人被讹”的新闻报道?原因在于,人们反感与厌恶老人的某些方面;换一种方式讲,就是人们内心深处对尊重老人的伦理要求,有所抵触。
第三,为什么人们内心深处对尊重老人的伦理要求会产生抵触?答案是:中国社会的快速转型,导致与之相适应的道德重建尚未跟上。
当代中国,以单位为核心的熟人社会,已转型为以市场为核心的陌生人社会;但是我们的道德规范,却未跟上社会转型的步伐。在熟人社会,比如在单位或家庭内部,老人必然受到尊重。而在市场经济背景下,尤其是在陌生人相互交流接触的情形中,老人受到尊重的因素已不复存在。在此情形下,老人的特殊性,在于因其体力及心智能力的降低,而应当受到社会的特别关照。与之相适应,社会的道德要求,应当是关照老人,而不再是尊重老人。
可见,当前在如何对待老人问题上,道德要求与社会真实情况之间存在的不协调现象,这是导致对“扶老人被讹”问题夸大化的社会心理原因。总之,老人需要的是关照,而不是尊重;尊重老人的要求,会导致他人的反感和社会的反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