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组团去外地学习去了。在家休产假的我被抓壮丁,临时上班一周。
星期五,领导打电话给我:“某地要来考察,你留意一下这件事。”然后相关同事发文件给我:“姐,这是考察的接待方案。”发给我后,不管我收没收,下线了。
没下文了……
今天,我忙惨了,还跟接待办的同志闹得不愉快。沟通真是需要学习的呀!
读了《重要的事情说3点》,我才知道:原来领导同事和我都没学会用神奇数字3来沟通。
首先,直接说出3点,会让别人觉得你思路清晰、自信满满,对方也会更愿意聆听。
就拿领导和同事跟我交接工作时来说吧,他们应该直接告诉我要留意考察的哪3件事:
第一,准备考察的会务;
第二,与接待办对口,准备接待事宜;
第三,与相关人员对口衔接视察事宜。
这样一说,方向清晰,简单明了,我很容易接受,也知道自己该做什么。
再次,跟人闹得不愉快,也要运用“3”:在大脑中想象出3个箱子,分别贴上“事实”、“意见”和“情感”3个标签,准备完后,每次你想说事情,先把内容放进这三个箱子里归类,然后再按顺序表达。
就拿闹得不愉快这件事来说,我应该这样说:
事实:刚才我没把事情说清楚,导致沟通上有些误会。
意见:我建议我们俩坐下来,把需要我协助的事情写下来,一件一件落实。
情感:我这个人有些脾气急,主要是家里孩子生病,照顾了一晚上。你也别介意啊,工作都是对事不对人,犯不着为了公事闹得我们个人不愉快,你说是吧?
最后,当你想让别人采取行动时,要把同一种意思用不同的形式,顺着主旨,分“3”次,层层递进地讲。
拿这次接待来说,接待办本来不负责这个层次的接待的,但如果分三次说来说服他们领导,效果会怎么样呢?
第一次:询问建议。
我:“X主任,最近我们单位人都出去学习去了,周三有个接待,您有什么建议吗?”,对方可能回答:“这样的接待你们做过很多次,应该没问题的”。
第二次:赞美或肯定对方过去的经验。
我:“X主任,我们做接待再多,也没您接待办多呀。而且你们接待的层级挺高的,领导还都很满意的。在接待这件事上,你们是专业的。”
对方可能会谦虚一下:“你太客气了,你们也做得不错。”虽然嘴上谦虚,但心里乐开了花吧。
经过前面两次的铺垫,第三次:发出邀约。
我:“X主任,你看,我们人手确实不够,你们这么专业,能不能就派个人协助我们一下,主要是就餐和住宿的事情,会务我们自己安排,而且就餐和住宿大体我们都安排好,就是一个人忙不过来。你帮帮我们吧。” 这个时候,X主任好像找不到反驳的理由了,哈哈,实现目标!
小伙伴,用神奇数字3沟通的技能你Get到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