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下读书会的魅力》
疫情期间,读书会从线下转到线上,如今,我们又从线上转到了线下,无论形式如何变化,不变的是我们学习的热情和坚持学习初心。
今天学习的是关于如何看待气质类型。
气质是什么?
举个例子:当你带着孩子出去玩,如果你在旁边仔细观察,你会发现,每个孩子不只是外表不同,面对相同情况的行为反应也有很大的不同。有的动个不停,有的慢条斯理,有的喜欢静静的看别人玩,有的喜欢冒险,有的即便是家长不断鼓励也不敢往上爬。孩子这种与生俱来,对内再或者外在刺激的反应模式,心理学称之为“气质”。
新的认识:
以前有个说法——所有的孩子生下来就是一张白纸,今天的视频中林文采老师说:孩子天生并不是一张白纸,从受孕那一刻起,他就带着父母的遗传基因,有着独一无二的天生气质。这些天生的气质,对人影响很大,很难改变,但是孩子的有些性格通过后天的教养和学习是有可能改变的。
气质的“好坏”?
气质本身没有好坏之分。每种气质类型都有它的优势:
激进型人做事目的性非常明确,失败100次他会努力101次;冷静型人不会跟你吵,他会很有主见;忧郁型人做事沉稳;奉献型人没有像忧郁型人一旦被挑战就会爆;对一个孩子来说,忧伤代表他很细腻。爱荣誉的孩子要引导他通过努力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
结论:接纳孩子的天赋气质,不要贪心希望孩子成为另一种气质类型的人。
家长要接纳孩子的天生气质,去支持他。把他天生的气质发挥得淋漓尽致。在他成长的过程中当他需要的时候,他也可以去培养其他的气质。
时代艰难时,可能要求孩子先立命,求生存,跟他气质特征相符合的一些爱好兴趣可能要让路。时代不艰难了,我们可以鼓励孩子发展自己的天生气质。不管我我们多爱一个东西,都不可能一天24小时去做的。所以我们可以兼顾,让生活丰富多彩。
感受比较多的孩子一定要让他学会去表达,让他知道表达是完全可以的,只要不伤害别人。
七嘴八舌话学习
每个人都有自己想要表达的意思,每个人都需要这样一个接受表达的氛围,在读书会里,我们吸收着心理营养,调适着自己的身心。正像一位老师说的“学习心理学,先把自己从焦虑的泥潭里拉出来,现在无论面对什么状况,自己能接纳,能允许,心态变了,表情舒展了。”是的,呼吸不停止,进步就存在,人生就是一个慢慢修炼的过程。
走自己的路不慌不忙,修自己的心,默默发光。照顾好自己,自己好了,一切都会慢慢变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