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两倍“薪水”,这句话意味着什么?
付出总是想着有回报和收获的,如何利益最大化,心里从来没有停止过盘算。自己的时间和精力有限,如何在短时间内创造出最大的价值?
首先让我想起的是明星和作家,他们单位时间内创作自己的作品,不断的复制,贩卖自己的专辑或者书籍,单位工作时间被复制成许多份,工作价值被无限放大成千上万倍。这样的劳动何止两倍“薪水”,简直都是成千上万倍薪水。
其次让我想到的是,广大的民众,普通的工薪上班族,凭借自己的技能和专业在社会上辛勤努力,最终有一部分做得比较出色,在公司单位身居要职,薪资令人艳羡。
或许还有很多是付出常人难以付出的资源和价值,换取了更高的薪水或者报酬。
如果自己有着优秀的能力,能够创作出经典的作品,获取广泛的认可,价值被复制和放大,是最好不过的。如果没有优秀的创作能力,在日常的工作环境中,就需要让自己让自己变得更具有价值,于是“成长”就是永恒的话题。
在我看来,“如何做到两倍薪水”的本质就是关于如何成长,释放价值的问题,在专栏里,我理解为提高效率的问题。
专栏里提到的概念:
串联:只能一件件做的事情,串联的事情,往往调整下顺序,就能改变整体的效率。
比如要事第一,先做重要又紧急的事情,其次是重要但不紧急的事情……
再比如,经常拖延,做事懒惰抑郁,可以先做些容易的事情,先建立自信,不断反馈,然后再做些有难度的事情,循序渐进,建立正向循环;
再比如,技能不能够增涨,智慧不能增加,考虑需要突破自己的瓶颈,需要做些有挑战的事情,来让自己成长,像曾国藩说的那句话“结硬寨,打呆仗”,这是必要的自我突破,需要先做难事,而不是总挑简单的事情。
并联:在不同的维度上,在单位时间内,进行几件事情,而不是一心二用。
统筹方法就是并联的代表,将事情重组、打乱优化,为优化办事效率,安排工作进程的数学方法。几件事情同时进行,互相不干扰,相互独立进行。 并联一定要考虑事情大脑的专注程度,不能一心二用,实质上也不存在一心二用。如果几件事情不能同时兼顾,那一定是串联。
常见的并联有:一边听音乐,一边开车;一边烧水,一边炒菜。大脑的注意力,只能关注一件事情,另一件事情的进行,对于大脑来说是无意识的。
给自己打工,给别人打工,心态上的区别,是本质的区别。
把自己的时间出售了两次:
一次出售给了老板——而后因此获得了薪水;
一次出售给了自己——而后因此获得了成长。
这是赋予了“打工”双重意义,才会产生两倍“薪水”的价值。因为工作的目的不同,工作所产生的结果和效用就不同,会产生根本的不同。在公司占据重要职位的佼佼者,每年的优秀员工,在业绩上有突出贡献的人员,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付出的更多的是责任和挑战更高的是与自己的竞争,获得工作的喜悦,得到更多的机会和成长。从另一个层面来讲,他们深耕细作,争取更多的阳光和养分,获得的是“顶端优势”,做到了足够的优秀。一方面在成长上获得了极大的自由,另一方面在工作上获得了极大的自由。只有你做到了才能体会这些人的收获的意义,没有去付出就不会有这些感受。
文章中讲到,为了用适合的策略保证自己的成长,用到的一条策略就是,不要给自己制造不必要的麻烦——少说多做。思考过以后,发现这里的少说,不是和别人不沟通,然后埋头自己做自己的事情,而是要从内心消除自己的傲慢、抱怨等一些消极的心理,从而达到不说废话,不要着急给别人讲大道理,不要着急显示自己是对的,不要因为别人的不理解而愤怒、焦躁、抱怨。因为情绪解决不了别人的观念,再严密的语言,也表达不了行动的力量。我想这应该是“少说多做”的正确理解,而不要掉进不与人沟通的陷阱里了。
同样,根据自己的特性,我也挖掘了在我成长上的障碍与阻力,选取怎样的策略,保证我能不被麻烦干扰,保证自己的成长。
一念一世界,一花一菩提。
总想着自己打工是给别人打的,还没付出多少,就想着自己能有什么样的收获,精确的计算,严密的分析。这样的人,格局永远都不会大,这样的心态也决定了只顾眼前利益的短时。 当你一直用狭隘的视角和心态去看待工作,去看待付出和收获的时候,格局会被你的心拴住。
唯一的一条原则谨记:成长是关键。
越付出越收获,这种付出需要转换心态和视角,不断的从各个角度去做考量,去挖掘,不同的维度会有不同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