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很偶然的看到了cctv6在演丢羊,和我不是潘金莲差不多的题材,农村,上访,隐忍,爆发,但由于两片的宣传力度,导演,演员等差距较大,丢羊的反响并没有潘金莲大。我写影评不喜欢在开头把内容重复一遍,因为我一向认为影评应该重在评而不在影,但这部电影比较小众,好在题目的两个字已经很清楚的交代了大致内容,围绕着丢羊发生的一连串故事,我们能看出的太多,也能感受到太多。
那是真真正正的农村生活,一个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小村庄,六叔在一个夜里丢了四只羊,对于以养羊为生的六叔来说,丢的不仅仅是四只羊,而是儿子女儿上学的学费,一家人的生活费。无奈寻羊之路却蹦出了一大帮领导劝他选择隐忍,还美其名曰舍小家为大家。
不过话说回来,如果偷羊的人没有来头,就不会有这些矛盾,而正因为偷羊人大有来头,将电影的节奏推向高潮,书记的老师的孙子,连书记都要对他爷爷礼让三分,谁敢得罪?为了村里能修路,能建文化广场,六叔选择了一再的隐忍,也在一再的隐忍中选择爆发,可爆发后还没有出村子又无奈的选择隐忍。从隐忍到爆发再到隐忍,这是真真正正的无奈,也是草根的宿命。
影片中的每一个角色都性格鲜明,每个人都能代表社会上的一类人。县领导说六叔的执着是农民意识根深蒂固转换不过来,可是六叔的种种行为都透露出农民该有的淳朴和老实,从他给想要放弃学业外出打工的儿子的那一脚,到在院子里内心煎熬的磨刀杀羊,他知道儿子如果不学习只能跟自己一样,将来会面临更多的妥协,而他不想再妥协,我并闻不出一丝的腐朽气,反倒闻到了一股官僚主义的恶臭,这股恶臭透漏着无底线的压榨,看到一个个下乡的局长貌似关心百姓,可谁都看不出他们是想争先恐后的巴结领导。六叔村口的红纸黑字从欢迎领导,到后来的不欢迎,那一个不字,是多么的有力,那一个不字,又饱含着多少的内心挣扎与妥协,幸好六叔没有选择容忍,也幸好胜利的天平偏向了六叔,当然这是一般电影该有的套路。
也许这还不是真正的农村生活,我始终认为六叔的寻羊路结局太过美满,现实生活中的老百姓有着比六叔更无奈的生活。两位局长的前后对比明显,我真的想试问,修路,建文化广场,难道跟六叔寻羊真的有冲突吗?我纳闷真的有官员能够将不作为解释的头头是道,还让百姓们一个劲的说着局长幸苦了。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把张家岘修路提上日程?就像鲁迅先生说的一样,这群人满口的仁义道德背后真的隐藏着吃人二字。
与我不是潘金莲相比,我更佩服丢羊股西北风。将官员刻画的淋漓尽致,也通过官员与官员间的对比把社会现实反映的滴水不漏,更升华了淳朴的农民形象。这部电影在投入方面远不及潘金莲,但是说理透彻,形象鲜明,三观很正。
我们生活中有太多的六叔这样的人,影片中的矛盾不仅仅在于六叔与各领导的矛盾,也有农村固有的内部矛盾。出外打工的年轻人带给嫂子名牌,说着城里各种好,村里连路都没修,怎么富?可是这真的是村子里自己人能把握的吗?三元作为村长,对几位县领导的来访如此重视,杀羊摆宴席,要不是不撤案,他真的体会不到自己作为一个村长的地位,这何况不又是一种无奈?
一个正常不过的修路,建文化广场,竟然成了领导们钻政策空子的机会,逼得老百姓不得不选择隐忍,隐忍太久终会爆发,一纸信访,迎来了书记的造访,各官员们的表现与之前有了天翻地覆的变化,终于修路提上了日程,六叔拿到了补偿,我无法准确的说出这到底是喜剧还是悲剧,即使结果很美满,但我尝不出一丝的甜,反倒有很多苦涩。
现在很少有人能不回避社会的丑陋,敢正视社会弊病去揭示丑陋,而农村电影是基层生活的真实写照,丢羊也更是娱乐至死时代的电影的一股清流,我们有太多的东西要去斟酌,关于爱,关于真理,关于正义,关于反抗,关于拒绝愚昧,关于不再隐忍,关于敢于为自己发声。时代在变,草根不死,真理不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