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的我对于梁先生的印象只停留在徐志摩所说的“先生之文笔夭矫若神龙之盘空,力可拔山,气可盖世,淋漓沉痛。”还有那个与康有为一起联名数千举人上书反对《马关条约》的热血青年。然读罢《梁启超传》才更加知道先生之风山高水远,只能仰望。
梁启超年少与祖父梁维清一起生活,白天和祖父读书玩耍,晚上听祖父给他讲古代英雄豪杰,尤其讲宋明两代亡国的故事。梁家居住的茶坑村离南宋王朝最终覆灭的崖山不远。六百年前大宋忠臣陆秀夫誓死抗元,面对波涛汹涌的大海,他先让自己的妻子投海自尽,然后背着九岁的小皇帝赵昺一起投海身亡。每当梁维清清明节带着梁启超去祭扫祖墓经过这里,梁维清都把这段故事讲了又讲,直讲得心情沉重,说得老泪横流。这时,他往往还要声情并茂地背诵陈恭尹的诗篇:
山木萧萧风更吹,两崖波浪至今悲。
一声望帝啼荒殿,十载愁人拜古祠。
海水有门分上下,江山无地限华夷。
停舟我亦艰难日,畏向苍苔读旧碑。
听着祖父的慷慨悲歌,不知梁启超作何感想?但是看他成年后所表现出来的爱国情怀和民族节气,使我们不得不承认:梁启超先生的祖父已经把忧国忧民的种子播撒进梁启超的心田,并且扎下了根,至死不移。
在那个水深火热的年代,梁启超的确想通过一些政治改革来使中国焕然一新。但他一介书生无法凭借一己之力改变中国。所以他认为:“中国要自强,要改革,要进步,要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需要大批卓绝务实,不尚空谈,眼界开放,思想锐进的人才。”为落实他的思想理念,它曾在长沙时务学堂当过一段时间的中文讲师,培养了像蔡锷,杨树达等杰出的人才。他在清华教授国学时也与王国维,赵元任,陈寅恪三人共称为清华国学四大导师。
如果说梁启超在学术上功不可没。那么他在教育方面也算是有过杰出的贡献。梁启超先生的九位子女都是当时各行各业的大师和学者。最著名的就是他家“一门三院士”,指的是他儿子中的梁思成,梁思永和梁思礼。梁启超与子女谈论学问时曾说:凡做学问总要“猛火熬”和“慢火炖”这两种工作循环交互着用。在慢火炖的时候才能令所熬得起消化作用融洽而实有诸已。可见梁先生对子女教育的用心良苦。不仅儿女,他的弟子蔡锷,蒋百里,徐志摩等也皆有一番成就。
关于梁先生的政治生涯,也许是他最不愿提及的。从戊戌变法失败,六君子被杀害,自己逃落日本,到与他人共建中华民国又被袁世凯巨大的野心摧毁,他的政治生涯中几乎没有什么成就,反倒结下很多政治仇恨。有人说他“善变”,然而他自己却说他主张在宗旨不变的前提下,其他方法可以随时与境而变,而他一生为之奋斗的宗旨或者主张就是——救国,他一生的政治活动,其出发点与归宿点,都是要贯彻他爱国救国的思想与主张,他曾说:“余诚老于亡命之经验家也。余宁乐此,不愿苟活于此浊恶空气中也。”他一直在不断探索中国未来的出路,他一直在为中国四万万的人格而奋斗。
梁先生在我心目中虽说是声名远扬,流芳百世的一代伟人,但在某人眼里却难免有一些瑕疵。事情是这样的,当时梁先生对墨子学术的研究十分感兴趣,于是他写了一本关于墨学的新作,还邀请胡适先生为他做一篇序,然而胡适先生很认真也很不客气地写了一篇序文,对梁启超所采用的的校勘学方法提出了质疑和批评,原本是他让人家正其讹谬的,胡适一当真,直言了几句,结果在书印出来之后梁启超把自序放在卷首,却把胡适的书序放在书后,这就显得过于小气,不够礼貌了。胡适先生似乎对这件事并没有放在心上,而是说:“任公为人最和蔼可爱,全无城府,一团孩子气。人家说他是阴谋家,真是恰得其反......如请我作《墨经校释》序而移作后序,把它的答书登在卷首而不登我的答书——但这都表示他的天真烂漫,全无掩饰,不是他的短处,正是可爱之处。”
1929年1月19日下午2点15分,一颗始终与国家命运连在一起的心脏停止了跳动,梁启超先生告别了这个给他带来许多烦恼,又让他恋恋不舍的世界,走到了生命的尽头,享年56岁。
梁启超的一生几乎贯穿了中国整个近代史,他与近代的很多事和人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所以其一生的复杂性让人们很难对她有客观而又全面的评价。尽管如此,他仍是当时站在时代最前端开路的先锋,他留下来的许多文章和著作一直影响着中国一代又一代新青年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