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终身成长》这本书的核心理念,那应该是:用头脑让事情变好。继续翻译“用头脑让事情变好”这句话则是,改变你的思维模式。
1
本书的作者认为,人的思维模式是可以改变的。对已知的固定型思维模式和成长型思维模式二者来说,一个人很可能兼而有之,而如果能通过有意识的分辨和训练让后者占据主导性地位,那便是这本书希望达成的写作意图了。
简单来说,失败会从一种行为(我失败了)转变为一种身份(我是一个失败者),这是固定思维模式者的特征。因为固定型思维模式会对每一个信息做一次强烈的评估。
相反地,拥有成长思维模式的人会有一种能力:“这是一种当事情和你的期望逆向而行时,依然能够挖掘和寻找力量的能力。”
2
近些年流行的成长书、励志学里有一句经典的说法是,如果一件事需要你很努力很努力去做,但可能说明你并不擅长这件事。
换言之,如果一件事情、一份工作真正是你的天赋所在,那么就并不需要你那么辛苦那样疲惫。这种说法的提出,意在让每一个人去找到那个自己的特长所在,从而可以更加轻松地“躺赢”。
但《终身成长》这本书的意旨恰恰与此相反。作者在每一件事情上都无比强调努力(行动)的意义。他坚称,人类的专长并不是固定的先天能力决定的,而是通过有目的的锻炼获得的。
在这个部分,书中举了大量为人熟知的成功人士案例。特别对于那些在文艺、体育等方面已知的“天才”,作者说,人们通常更强调他们自小显示出的天赋,而无意抑或有意识地忽略了这些“天才”在漫长的成长过程中为其专长付出的不懈练习和艰辛努力。
其中有一些通俗直白的金句是这样的:
“没有什么天生的飞行员。最好的飞行员比其他人飞行的时间要多得多,这才是他成为最棒飞行员的原因。”
“如果你犯了一个错误,就去把它改正过来。”
“人可以自己做出选择,是坐在痛苦里,还是去做点什么。”
“什么样的人才是冠军:在需要的时候可以提高自己水平的人。”
3
作者不断强调,令一个人出类拔萃的是他的思维模式和努力。同理,工作如是,想要成就一段美好的感情亦如是。书里有这样一个观点是,“对两性关系来说,最具毁灭性的想法之一就是:如果我们需要努力,这说明我们的关系里存在非常严重的问题。”
然而,实际情况是,健康长久的两性关系务需依托于双方的努力,需要双方对彼此之间不可避免的差异进行磨合。
事实上,如果两人之间有问题需要解决,那么至少两个人的关系还有挽救的机会。这也是为什么,情感关系中最冷漠的一幕,不过是同床异梦,无话可说。
4
回到成长型思维模式的构建来说,懂得并养成这种思维模式可以让人们不受刻板印象所害,相反,还能更好地反击它。
拥有成长型思维模式的的人不相信会有永远低人一等这件事,如果他们确实落后于人,那么他们会更加努力地学习,试着迎头赶上。
最重要的是,努力学习不代表你很脆弱,而是会让你变得更聪明。所谓大脑越用越灵,在这本书里是有科学实验数据验证的可靠结论:“大脑更像肌肉——它会发生改变,而且你越使用它,它就变得越强壮。”
5
也许有人会觉得,这仍然是一本励志书、鸡汤书,毕竟整本书始终推崇着“只要去做,就会有所成就”的激昂气息。但在我看来,《终身成长》的与众不同之处一者在于,作者不是通过讲述/虚构“我有一个朋友”的故事来堆积正能量,而是有大量的事实和数据作为基础,以量变实现质变,最终把成长型思维模式深深刻在了读者的头脑当中。
更加重要的是,这本书不仅描述成功,而且也不回避叙写失败,在各种各样遭遇挫折和失望的案例中,作者一方面高屋建瓴地指出,挫折是一个学习的过程,而不是“好的自己”和“坏的自己”之间的一场战斗。另一方面则以最简朴的方法论提供给我们应对挫折甚或失败的策略:感觉越差,就越要去做有意义的事。越不想去做,就越要逼自己去做。
其实,在成果显现之前,没有人知道时间和努力能将一个人变成什么样,但大多数人或许觉得时间和努力也并不一定就能将一个人变成什么样,所以干脆就舒舒服服地躺平,毕竟,收起时间和精力的付出,不作为是最容易的事吧。
在这篇读后总结的最后,我想提醒自己,也是跟所有回想过往的失败就难免痛心于个人愚蠢的人说,别再把曾经的失败看作愚蠢的象征,回味抑或反思的目的只是要认识到这是因为彼时的自己缺乏经验和技能。有幸的是,无论年纪几何,都还尚有选择,至少,可以从尝试着让自己专注一项工作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