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丫头说,我要把手机照片备份,省得像五一那次手机崩溃然后让美图付之东流。没有办法,我们太需要一些显式的东西,来证明你曾经或这或那的经历,而没了照片,就仿佛没了那段过去。
于是除却那一日不落的DayOne碎念,电脑硬盘又少了2G多的空间。
一
要唤回对自然和对自己容易失去的真挚感情,最好是爬山。--『雪国』
三个月,从听不懂的语言到复杂到方便的地铁,从干净整洁的街道到星罗棋布的便利店,从镰仓到大阪,从京都到奈良,那些古寺、神社、和服、花火,那疯狂加班、几次放题、几次家常...接踵而至的新鲜感,印象深刻的很多。
唯独九月那最后多出来的周末的富士行,也许要很久去忘记。因为第一次3500+的海拔,因为日境第一高峰,因为痛苦折磨,更因为痛苦折磨后的喜悦,一如那年同兄弟的自虐峨眉行。
七月开山,西安的xg就开始怂恿,心动,然后老鲁被我怂恿,最终他成行,而我却因膝盖隐痛而落下。那个不加班的周六,在楼下的河边看下西落的太阳、晚霞,甚是不甘。微博说「错过,不想说话」,搭着那晚霞的图。如果没有后面的峰回路转,真要抱憾。
以为在后面的某个周末,我会一个人出行,最终没有。去国离家,一个人远足还是些许忐忑。感谢最终一起走的两位:深圳的丘比特,以及上海的_LP。
话说在那边就没睡好过,在酒店的时候垫子贼软,在宿舍的时候窗外就是地铁。于是河口湖到五合目的路上几乎是睡着的,醒来已至半山腰,烟雾缭绕,硫磺味扑鼻。明信片、补充能量,以及合影,然后出发。我们静不下来,雀跃的心只想前行,也没想后面会那么糟那么糟那么糟。
然后,就没有然后了。至此之后,手机丢背包里面,相机丢背包里面,背包在雨衣下面,停停走走。老早就上的七合目,然后避风、躲雨,因为害怕,害怕山顶的不确定的毫无遮挡,于是驻足一个多小时。豁出去之后的前行,七合目半,继续停留,更久。伙伴坐下,直至裤子全湿,而我就那么站着,站在屋檐下,背靠着山屋的窗户,放佛卖火柴的小女孩。
就这样看着一拨拨装备精良的驴子经过,看过三个东北人毫无忌惮地雨中走路,看过一对夫妇相拥而坐、而息,看过几拨比我们还惨的老外,受不鸟失温而花7500円伴随老板的"U need check out before 5"而进入了山屋。
我们就坚持着,坚持到十一点四十,然后600円一碗泡面,面没泡熟就干掉了。"汤很美味"是我们仨一致的意见。鸡汤来了:日常的东西,关键时候总是很美,犹如水之于沙漠。在这之前,我还干了一条士力架,两根能量棒。站着也需要能量御寒的!
趁着小雨,继续到八合目。那几个合目很近,但是在那附近,我们看见了左右不定的雨,伴随着左右不定的风,旋的。我们又驻足了,甚至开始被放弃的念头左右:到山顶,就下撤,管它日出不日出。停到三点,期间看着旁边一家伙边吃泡面边瑟瑟发抖,想笑,却笑不出来。因为那时的自己,感觉失温到胃疼。
骑虎南下,继续往上。幸运的是,此刻也许已在暗夜中突破云层,不再像之前的时雨时晴,而是彻底星空之下。于是脚步恢复轻盈,放佛日出的希望给身子注入活力,丘比特又能蹦了都。出行前搜的星轨攻略,却已没有精力去整了。
看到山顶神社鸟居的那刻,没有雀跃,也没什么激动,只是想着终于他妈上来了。
东京时间四点二十,北京时间三点二十,我们,登顶了。
天还黑着,然观景最佳位置已经站满了人。从来就不缺自虐的,户外、或者生活中,在你看得见或看不见的地方,跟自己较劲的大有人在。
平时都有锻炼的三人行,没有掉队,几乎同步,节奏算非常一致了,没有多余的费心费力。几乎被我们鼓动而去的丘比特,在下山走之字形陡坡的时候还蹦蹦跳跳地贼快。
我们买了口罩,预防的是灰头土脸,却没防住风雨。
我们想看日出,形态各异变化多千的云朵却比戴着帽子不那么纯净的日出带给我们更多的享受。于是我又想起那年金顶错过的日出。
再见,日之神山,也许仅此一次攀爬的机会。
狼狈,但因有尚可的结局,也算美好。哪怕我们都高估了那所有已经过去的过去。但痛的回忆应不会。
二
翻着照片,日复一日更多的是窗外晴海通一直延伸过去的银座高楼,随天气而变,随时间而变。
水道晴天时的清澈,雨天后的橙黄;天气晴好时的蓝天,阴雨时的乌云...白天、深夜、东京塔、滨离宫,以及,那次台风。
DayOne里的每日一图,算是见证。多变的每日一图,点缀着枯燥的数据抓取及分析。伙伴们的刻苦、高效,在最初新鲜最后麻木的周遭环境下苦中作乐着。经历着商用,前后方的紧张协调,聚沙成塔。
追赶很费力,避免被追也很费力。道阻且长,吾辈当自强!
三
表示没看过新宿一大型游戏厅的外墙上的动漫后,丘比特说你没有童年。
丫头曾问说你童年在干啥,答:玩泥巴。
是的,众多的动漫里面,我只完整地看过灌篮高手以及棋魂,还是大学时。
湘北,以及平安时代的佐为。
初来乍到,同团队的专家就问西安的xg在组织去镰仓有没有兴趣。必须的呀!
没有日票,直接来回。新宿到镰仓,而后电铁。八幡宫、高校前、江之岛。在事后才知道也跑过马的xg的向导下,第一次相对长的一日游。
在镰仓高校前,湘南海岸边,一种朝拜的念头涌上脑海,仿佛当初第一次去武侯祠的感觉。高校站前初相见,从此便是篮球人...海岸上白帆点点,时不时经过的绿皮电铁将道路阻隔。那时熟练打着瞌睡的流川骑着单车,经过的就是这条路吧?
两次遇见婚礼相关,一次在八幡宫,一次在春日大社。那都是有钱人玩的,古典而传统。其实我们那乡下近年也有大花轿了...丫头要坐不?
错过家里的端午节,七月在那碰上了海洋节,收之桑榆。第一次传说中的新干线,其实跟咱现在的动车差不多,但人家是几十年前的技术。
『德川家康』里的名词一一呈现:猴子秀吉、天守阁、信长、二条城...这些曾是他们的地盘,他们创造着这里的历史。而更多的不熟的地名:金阁寺、清水寺、平安神宫、祇园、伏见稻荷...经受着数百年沧桑,或传承、或重建,以原有的或崭新的姿态,展现在眼前。
很是幸运,碰到三大祭之一的“祇园祭”,下清水寺经八坂神社时街上被吃瓜群众围得水泄不通。经历过十年浩劫被摧残得七零八落的传统,碰见这种各地方神社去总社的群体性活动,新鲜感十足。晚上祇园前的马路,一整条路上都是那种祭典乐,有种穿越的感觉。
古都,虽然走马观花,重点去处已十足领略。岚山没去,也许同蜀南竹海?三十三间堂没去,那天看寺庙看得都快吐了。本能寺没去,看地图好小,也许那是全日本人的痛。
周末,加上刚好连起来的海洋节,三天。由衷感谢向导!几乎从头到尾的全程依赖,行程安排天衣无缝。
四
始于东大岛的夜半交接,终于东大岛的聚餐,期间半个月的筑地APA。
还很凉爽的六月,APA,几个周末,只是暴走。Google加上自己已知的地点,皇居、靖国、东大、上野东照宫、浅草,以及银座,明治神宫、歌舞伎町...
好像是从去年的上海开始,发现新的城市暴走很爽。行走与跑步一样,可以放空自己。又不像单车,车在人在,毕竟受束缚。
落后就要挨打,明治推翻了德川家族进行的维新,奠定了两百年来日本强国基础。现在郁郁葱葱的神宫当初完全是光秃秃的一片,在建造时确立的百年造林计划,五十年就完成了。有志者事竟成。另外,就是这位,发动了近代甲午战争。
大鸟居,两次,用的都是台湾产的木头,千里迢迢,千年木材!
八月,安心呆着,连法定节假日都加班的。
忙并快乐着,那些一起奋斗的兄弟们,几个月的异国相处,志同道合者痛饮狂歌。引为珍贵回忆。
九月的最后,如上。
临行前,如下。归心似箭,每日都得同丫头视频,除了几次回去太晚丫头都先睡了。不一样的经历,尝试一下未尝不可。
再见,那个学生时代曾经愤青毕业后逐渐改观的国度,那个干净有序各安其份压抑到有点变态的国度。
回来半个月,已把失去的体重补回来了,继续维持着毕业后的水准。
篮球也回来了,骑行呢?
16年还剩3个月,持敬畏之心,好好珍惜!
谨以此纪念在日的6.10~9.06;并谨记欠丫头一次!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