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经认为最佳的阅读状态,就是在一个悠闲的假日,舒服地窝在柔软的沙发里,手边摆上一杯咖啡红茶什么的,惬意地翻看一本书。对,就像Kindle广告里演的那样。
而现实是,我在这样的状态下阅读不超过20分钟,眼皮就开始打架,然后索性抓起抱枕美美睡上一觉了。我觉得自己简直没救了。。
如果你用Kindle看过电子书,那么会发现它有个功能叫“关于此电子书”,可以显示该书的“常规阅读时间”。有一天我发现自己阅读一本书的时间要远远大于“常规阅读时间”,于是我开始反省,为什么自己读书这么龟速。
看到一些人在自己的文章中旁征博引,我打心眼里羡慕得很,记性怎么这么好,读过的书都记得一清二楚。我看完一本书之后,很难有清晰的印象,只记得大概讲什么,过了一段时间以后,印象就更模糊了。
我用Excel表格做的购书清单,里面已经列了上百本书,但是真正读过的只是少数,因为我总是觉得没有时间读。
想读的书太多,但没有充足时间阅读,读完以后又记不住,这简直就是个死循环,会让人越来越沮丧。
如果说这种“低效阅读”是种病,那我得找个法子好好治一治。
先是找到了经典著作《如何阅读一本书》(作者: [美] 莫提默·J. 艾德勒 / 查尔斯·范多伦 ),专治“不懂阅读的人”。
发现我最大的问题是,自己的阅读水平还停留在非常初级的“基础阅读”层次换句话说就是,阅读水平还徘徊在中学阶段,这么多年其实根本没长进。
不过这味药太过猛烈,我囫囵吞枣地看完整本书,还是似懂非懂,觉得书里介绍的方法也太专业了。我是不是应该找个药效更温和的,于是就读了这本《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
啰嗦了这么多,以下就全是书中干货了。
作者奥野宣之作为经验丰富的新闻出版者和作家,他开出的药方就是——做读书笔记,并且把做读书笔记作为目的来进行阅读。
首先将“读书过程结构化”,按照顺序分别是:选书、购书、读书、记录、活用。仔细看一下,这不正是从“输入”到“输出”的全过程吗?
把“思想输出”作为最终目的来进行阅读,那么“思想输入”的质量也将大大提高。读书不再是漫无目的、漫不经心的行为,而是要内化为我们自己的思想火花。
而读书笔记,在以上五个步骤中都分别扮演重要角色。
作者主张读书笔记不用拘泥于形式、内容,可以是一个“大杂烩”,甚至都不用严格分类,只要记录好时间,方便索引查找就好了。
电影里出现了感兴趣的历史人物,就想找本书来读一读;杂志上看到了某本书的书评,觉得很有兴趣;和朋友聊天时得知一本有意思的书……这些都可以作为随想笔记记录下来,作为挑选书本的初步来源。
如果想培养文学素养、沉浸在好故事中,那么就找小说来读;如果要解决工作实践中的具体问题,那么就找工具类的书来读。总之要带着明确的“目的意识”确定要读的书籍,这些书就可以列在读书笔记中的“购书清单”里了。
阅读时最好不要同时做笔记,因为会分散精力,影响阅读体验。在遇到精彩的内容时,就把书页折个角,回头再来重读时,再决定要不要做标记。
读完一本书就散手不管了,那这本书就像一个平时不经意碰到的路人,闲聊了几句就各奔东西了,以后再杳无音信。
遇到有价值的好书,一定要做读书笔记。作者隆重介绍了自创的“葱鲔火锅式”笔记法,也就是一段原文摘抄,加上一段自己的评论感想,交替排列好。这种“摘抄+感想”的方法可以比较自己和作者的想法,从而有了思想的碰撞。
“鲔鱼”当然指代的就是“原文摘抄”,是火锅中的主菜;而“大葱”比喻的是我们阅读中的有感而发,虽然只是配菜,但是会让火锅更有味道。
“摘抄”不是大段大段地抄书,而是只抄写下让自己有深深触动、更新了自身认知、让自己有所长进的内容。如果只是单纯觉得有道理,或者只是和自己想的一样,这样的内容可以放过了。
还有很多可以收进读书笔记的奇奇怪怪的东西。比如书报杂志上关于这本书的剪报、之前读到过的书评、买书时附送的书签卡片,甚至是可以拆下的书皮封面、夹在书里的出版社广告等,都可以放进读书笔记里,就好比收藏纪念品,来记录下和书本的这场邂逅。
在读书笔记中积累了足够的“精神财富”后,还需要抽出专门时间进行重读。一些值得反复玩味的经典好书,也可以在过一段时间之后再写一次读书笔记。
拥有几本这样的读书笔记,无论遇到什么问题,都别忘了翻看自己记录下的点点滴滴,很可能就找到了解决问题的宝贵思路。这就是读书的最后一个步骤 —— 活用。至此,我们就完成了一次完整的阅读之旅。
那么这剂药到底对我有没有效呢?不试试怎么知道。于是我敲敲打打写完了这篇读书笔记,也是我人生中写下的第一篇读书笔记。。。是的,别笑我。